國泰房地產指數今(25)日公布第3季報告,與第2季房市「價漲量穩」相比,呈現「價穩量縮」,最新數據顯示第3季開價與成交價維持穩定,推案金額與銷售率呈現減少趨勢,成交戶數更是大幅減少,其中有5成的銷售中建案,30天銷售率呈現賣不到1成。
捷運萬大線二期CQ880A區段標(土城段)工程24日開標,結果再度流標,主因為僅1家廠商投標,未符合規定。因此,臺北市捷運局回應,第2次招標依標定只要1家廠商投資即符合規定,將儘速辦理,順利發包。
近期龍科三期、桃園航空城都因為「土地徵收補償費」問題,躍進新聞版面,民進黨立委黃世杰23日表示,政府徵收人民土地給的補償費跟實際價格有落差,許多民眾被徵收土地房子後,拿了補償費也買不回水準相近的房子,現場更表明,下個月將會召開公聽會,要求政府把問題詳列並做相關檢討。
為積極擴大市占,中石化(1314)將於11月2日拍賣高雄前鎮兩塊土地,面積共4486坪,底價達32億元,高雄建商對這兩塊地興趣相當濃厚,市場預期拍賣結果會有驚喜,提早進場布局卡位。
潤泰新(9945)積極進攻大同區,力拼危老都更,看好台北車站周邊發展,以及未來捷運民生線通車效應,繼去年8月開始簽下大同區重慶北路、民生西路交叉口老透天,包括過去長期為全國電子重慶門市等320坪土地合建案,昨日再公告拿下寧夏夜市旁重慶北路二段的44筆土地,都市更新面積約為750.50坪,目前在大同區除了這兩筆整合完成的都更案,還有三筆土地再持續整合中。
獲利須繳交的房地合一稅,過去個人房地合一稅長時間皆以台中為大戶,而據財政部最新公布統計,今年營利事業繳交的房地合一稅收,創下歷史新高的198億元,不僅反映出過去一年私法人在交易不動產有明顯獲利,特別的是,繳稅大戶就屬台北市貢獻最多,今年稅收高達64.4億元,占全國此稅收比重約32.5%,等於每10元稅收,就有3.2元是台北市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