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合一稅制下,持有越久越能爭取出售時低稅或免稅的優惠,不過第七波信用管制上路後,似乎打亂許多賣方的腳步。觀察財政部最新房地合一稅各稅率案件佔比變化,今年Q1以非自用持有5-10年,「稅率20%」案件占比最高、達42.3%,無應納稅額的「免稅」案件也有高達22.1%,較上季增加1.4%,並為連兩季上升。
囤房稅 2.0 已在今年 7 月 1 日正式上路,持有非自住房屋的囤房族,將在明年 5 月收到稅單時,迎來一場震撼教育,面對高達 4.8% 的房屋稅率,政府並非將多屋族逼上絕路,而是開了一扇節稅的巧門,只要房東願意將手中的空屋,轉為「公益出租人」或加入「社會住宅」的行列,房屋稅率便能從最高 4.8% 大幅降至 1.2%,稅金直接省下 4 倍,不僅能為自己省下大筆稅金,也能為社會住宅政策盡一份心力。
賣自住房地想省稅,抓住「3個6年條款」:設籍且自住連續滿6年、6年內未出租/營業、家戶成員6年內未用過自住優惠。符合者房地交易所得400萬元內免稅,超過部分按最低稅率10%課稅。土地增值稅方面,自用住宅用地固定10%,並有「一生一次」與「一生一屋」兩種優惠;其中特別注意「一生一屋」須設籍且持有自住滿6年、5年內未出租/營業,且出售時家戶名下僅此一屋,且房地須同時一次出售、不可分次。
衝著打擊囤房大戶而來的「囤房稅 2.0」新制,自 7 月 1 日上路至今將滿一個月,市場仍在適應高稅率的震撼,財政部卻火速拋出震撼彈,預告將新增 5 大類具公益、宗教性質的房屋排除適用「全國歸戶」累進課稅,未來將免於被課徵最高 4.8 % 的重稅,讓相關社福、宗教團體鬆了一口氣,由於新規定將回溯生效,也意味著符合資格者在明年繳完稅後,將能領到政府的退稅紅包。
台中豪墅一哥精湛建設,手上客戶不乏上市櫃企業主,總經理陳志聲今(4)日就提到,美國關稅戰對於台商影響很大,不少訂單都停了,這段時間大家心都很慌,「每天政策都在改變,做生意就像是賭博」,尤其中部傳產大本營影響更大,而房地產受到內外部壓力,預售市場成交量非常低,實價登錄看到的幾乎都是3年前成交拿出來轉售的。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祭出對等關稅政策,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僅衝擊全球金融市場,也為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蒙上一層陰霾。世邦魏理仕總經理林敬超日前表示,第一季交易數據顯示,早在 4 月初美國關稅新政公布前,部分製造業廠商態度已轉為觀望,預期未來數月內,自用型買方於購置工業地產的力道將明顯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