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新冠疫情升溫,第二季商用不動產與土地交易量能似乎也同步升溫,根據商仲統計,科技業本季購置商用不動產金額達161億元,占整體交易近6成,專家分析,科技界似乎不受疫情衝擊,在產線不停工與接單動能充足下,躍升為本季最主要買方。
儘管近期本土新冠疫情蔓延,可能暫時導致不動產投資行為趨緩,但根據外商商仲針對今年投資人意向研究報告顯示,有8成5投資人在未來1年將持續投資台灣,且樂觀看待投資金額及不動產價格,尤其土地仍是大家最感興趣,而宅經濟潮流,使倉儲物流迎來一波投資商機。
台灣疫情五月轉趨嚴峻,三級警戒再次延長到6月底,各行各業都更謹慎防疫維持營運,根據商仲統計台灣5月上市櫃公司大型商用不動產(含土地)交易案件,金額規模超過350億元,土地交易金額占比最高,電子支付與遠距服務等IDC資料中心機房需求增加,也推升工業地產類交易。
北市老牌建商皇翔建設已8年未推住宅案,但近1年來動作頻頻,尤其參與北市都更案不遺餘力,根據統計,皇翔積極於北市各區購地,做都更案,且積極參與雙北市公辦都更案,近1年來已砸數百億資本,未來似乎將繼續於都更路上深耕邁進。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統計平台顯示,全國新增房貸貸款期數持續拉長,平均房貸年期已經達到23年,近10年平均貸款期數拉長4年又3個月。專家指出,30年期房貸申請越來越普遍,購屋人選擇每月少還,但手上多留一些資金可運用,期待未來房價續漲以小換大。
國民黨發不出員工薪資,導致國民黨新竹縣、市黨部等兩處資產遭到法拍,根據司法院法拍公告,兩物件遭法拍原因均是「給付薪資」強制執行,一拍合計底價近7.6億元。不過兩物件坐落偏遠,其一位處行政區,有相關開發限制,估計一拍流標機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