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作為雙北人口主要移入區,成屋交易相當頻繁。據實價登錄盤點桃園市近一年屋齡5年以上成屋,發現「中壢區」成屋不僅平均單價高、交易量更是桃園市第一。「龜山區」則有近4成交易量集中在屋齡5年以下的新成屋,反之「龍潭區」、「平鎮區」則是屋齡30年以上的老宅交易佔比最高,但價格卻與屋齡5~30年中古屋相當。
房子愈買愈小,但卻愈住愈老。全台平均屋齡已高達34年,再創統計以來新高。據內政部資料,全台第二季房屋稅籍住宅,平均屋齡達34.1年,為自2009年第一季有統計以來歷史新高;平均屋齡最高的竟非北市,分別為澎湖、雲林及嘉義縣,平均屋齡均破40年。
每到假日人潮絡繹不絕,由1950年代美軍宿舍群改建成的美軍俱樂部,現已華麗轉身,展現歷史建築創新利用的最佳示範點。負責美軍俱樂部營運的大樂司文創表示,這座建築曾在台北歷史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今希望展現它的新價值,當初的計畫重點就在於活化社區。
「終於等到了!」一句話道盡 20 年的辛酸與期盼。對台北市中正區水源二、三期整宅的 460 戶居民來說,過去的日子是與恐懼為伍,屋齡超過 60 年的老宅,漏水、壁癌只是日常,天花板水泥塊無預警掉落、電線走火、甚至連化糞管都已破裂無法修復,每逢颱風地震更是夜不成眠。21 日台北市都審會決議通過該區的公辦都更案,住戶們在現場爆出如雷掌聲,許多人流下激動的眼淚,預計 2031 年就能入住盼望已久的新家。
在平鎮的老城街廓,一處陪伴地方數十年的老宅,於今日正式舉行拆除典禮。由雋益開發建設周俊仁董事長與瓚美建設代表共同主持,並邀請地方仕紳、合作夥伴及眾多嘉賓蒞臨參與,現場氣氛隆重而溫馨。此次拆除典禮不僅象徵著一段歷史的轉換,更宣示雙方攜手合作,正式啟動全新住宅建案,開啟在地發展的新篇章。
台灣不只人老,連房子也跟著老,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全台屋齡超過 30 年的老舊住宅已突破 500 萬戶,佔全國房屋總數超過一半,而台灣也早已邁入超高齡社會,平均每 5 人就有 1 位是 65 歲以上長者。面對「人宅雙老」的危機,政府終於出手,內政部正式啟動「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將爭取 50 億元特別預算,鎖定 4 至 6 層樓高的老舊公寓,協助民眾舊屋翻新,希望讓長者能「在宅安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