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民眾喜愛透天更勝大樓,尤其在高總價宅更能看到此趨勢;據實價登錄資訊可見,前三名高價宅總價都低於台南市豪宅稅課稅門檻的4000萬元,總價最高的「元翰門」,去年12月6樓戶以3988萬售出;專家則表示,台南高資產族群購屋,仍以電梯豪墅為主,因此大樓總價帶難以突破4000萬門檻;而目前高總價大樓買盤仍以外來客群,或走多元投資的富豪為主。
桃園市近年因大型公共建設、廠辦投資、重劃區開發等發燒題材,帶動生活機能與就業機會,被譽為「宜居宜業」的城市,加上房價比雙北市親民,人口紅利大爆發,依據內政部實價登錄,觀察桃園市近一年住宅總價帶交易比重,500萬~1,000萬元物件交易占比達45.5%為最多,且集中在桃園區、總價未滿500萬元的物件交易,占比也有約30.8%,集中於中壢區,合計總價1,000萬元以下物件交易占比高達76.3%。
家戶人口續創新低,內政部統計全國平均每戶人口僅2.6人,就連中台灣房市熱區台中,家戶人口僅剩2.78人,連帶使得住宅坪數跟著縮水、平均購屋面積僅剩52.2坪;業界人士認為,隨著台中房價持續攀升,在總價帶考量下,新案「小宅化」趨勢將逐漸確立。
全台房市因疫情突然爆發,熱絡的市場按下暫停鍵,但依舊有買賣熱絡的社區,根據數字網統計全台上半年交易熱門社區,幾乎都是10年內的「新古屋」,冠軍是由「國賓大悅」拿下,該社區位於房價近期往上衝的竹北市,不少看準市場發展炒房的投資客趁房價高點,荷包賺飽獲利了結,投資買盤絲毫不受政府打炒房影響。
淡海輕軌第一期的藍海線三站「臺北海洋大學」、「沙崙」及「漁人碼頭」即將於11月15日通車,淡海輕軌第一期全數開通。根據房仲統計淡海輕軌近3年各站周邊房價,僅1站呈現平盤,其餘10站皆漲,其中以「淡海新市鎮」站漲幅近2成最兇猛,顯見輕軌通車後對當地房價仍有一定助益。
根據北市地政局年報顯示,在總價1500~2000萬交易區間,交易量前三名均是國宅,且都是總戶數1000戶以上的大型社區,專家分析,早年大量興建的國宅社區,台北市有些不用兩千萬元就可以入手,反而成為購屋人眼中高CP值的電梯三房產品,而國宅產品通常戶數都相當龐大,物件選擇相對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