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製造業出口動能強,科技大廠因應國際供應鏈訂單需求持續擴廠,使得2021年上半年商用不動產市場表現佳,根據商仲統計,2021年上半年大型商用不動產交易達717億元,是去年同期1倍以上,主要買方動能來自科技業,且工業地產占比就破8成,可見企業對於疫情若減緩後的商用不動產布局動能仍然可觀。
台灣疫情五月轉趨嚴峻,三級警戒再次延長到6月底,各行各業都更謹慎防疫維持營運,根據商仲統計台灣5月上市櫃公司大型商用不動產(含土地)交易案件,金額規模超過350億元,土地交易金額占比最高,電子支付與遠距服務等IDC資料中心機房需求增加,也推升工業地產類交易。
根據外商商仲發布「2021年第一季商用不動產及土地投資調查」顯示,今年工業地產交易表現仍舊不俗,總交易額達322億元,超越去年全年交易總額的1/4,尤其壽險業看準科技業擴廠需求,經濟表現樂觀,積極搶進桃竹以及雙北工業地產,也是帶動辦公及工業的自用需求的支撐力之一。
商用不動產市場淡季不淡,根據商仲統計,第一季大型商用不動產交易比去年同期年增6成,自用需求仍是市場主流,交易佔比達7成,在科技業帶動下,本季景碩科技以44.85億元購置勝華科技楊梅廠,為近5年來科技業購買工業廠房的第二高價記錄,且看好這一波產業榮景,多家建商宣佈跨足工業不動產市場。
高力國際今日發布《亞太區A辦市場2020年回顧及2021年展望》最新報告指出,亞太各區域2020年歷經了黯淡無光的一年,本次調查的19個主要城市中,預期將有13個城市租金下跌,包括香港及東京的租金跌幅恐達7%,不過,台北市表現唯一正成長,一枝獨秀,科技業及線上或數位相關產業將有擴張潛力,主導著今年辦公室租賃需求。
受到美中貿易戰及疫情影響,台商紛紛根留台灣,各大科技廠祭出高額薪資搶工,營造成本持續墊高,也讓民間營造業者大嘆吃不消,對此,大台中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指出,傳產、科技業擴大營建業缺工問題,目前線上個案平均交屋時間遞延一年以上,將反映在房價上,建議政府若開放外籍移工支援科技廠興建,可讓民間營造工地有喘息空間,也有機會抑制房價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