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宕逾半世紀的社子島開發案,在今(8)日正式進入實質性的土地協議價購程序,臺北市政府一連將舉辦 36 場說明會,向土地所有權人闡明以「市價」進行協議價購的方案。市府強調,今天這場協議為法定必要程序,在保障地主權益,並展現推動開發的決心;然而,看似依法合規的價購會議,背後卻隱藏著環評訴訟未定、居民意見分歧,以及對「市價」定義的根本不信任等深層矛盾,市府端出的「協議」橄欖枝,究竟是解開數十年禁建枷鎖的鑰匙,還是另一場強制徵收的前奏,正嚴峻考驗著所有關係人的智慧。
為了全台最大開發案桃園航空城的拆遷戶貸款問題,中央與地方正式開戰!桃園市長張善政日前才重砲批評央行信用管制,讓拆遷戶申貸無門,今天(14 日)央行就罕見地發出長篇新聞稿,措辭強硬地逐點反擊,直接挑明相關指控「均未符事實」,雙方隔空交火,火藥味十足。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於 17 日判決撤銷社子島開發計畫環評處分,使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任內推動的「生態社子島」開發案遭遇重大挫折。此開發案因涉及區段徵收,長期以來引發居民強烈反對,環保團體也多次提出質疑。
台積電設廠帶動高雄租屋市場升溫,其中租客最在意的條件為通勤便利,距離廠區10至15分鐘內的物件最受青睞。此外,租客偏好屋齡5至10年的兩房大樓,若有家庭同住則選擇三房,熱門租賃區域包括左營高鐵、楠梓後勁、右昌與德民等商圈。
高雄市2024年招商投資創歷史新高,金額突破1,021億元,較2022年成長近50%,顯示高雄吸引外資與企業投資的競爭力,其中重大項目如「左營高鐵科技之心」都更案、捷運橘線與黃線聯合開發案,帶動周邊商業與住宅價值;從產業來看,北高楠梓園區、橋頭園區已蓄勢待發,而88公頃的白埔產業園區昨(19)日亦通過環評,預計年中可完成規畫設置;位於南高雄的亞洲新灣區亦吸引了國際大廠輝達、鴻海、宏達電、信驊科技等企業進駐,推動產業轉型已成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