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過後喚起大家對於房屋結構安全的重視,「耐震宅」成為許多人的疑問與關注點,事實上具公信力的耐震標章即是一種檢視方式,此外,在買房前至建管處查詢是否建物有被列管,除了安全疑慮,此物件恐怕銀行也不會放貸,據國土署今(8)日最新統計,此次花蓮強震,包括花蓮、雙北等五地,已確認為紅單的建築物就有42件、黃單的有70件。
按照2023年第四季官方統計全台房市糾紛原因,顯示與建商相關的糾紛主要以施工瑕疵與交屋遲延最為嚴重,至於與仲介業相關的糾紛,則以房屋漏水這項老問題最為嚴重.房市糾紛的訊息裡可以看出,主要問題都與房屋品質相關,即使是交屋延遲一樣會引發購屋人對建築品質的疑慮.面對這些糾紛風險,除非民眾或親友具備專業營建、水電與裝修等相關背景,想靠自己避開眾多問題其實相當困難,而近年興起的驗屋團隊似乎成為購屋人的好幫手,但真實情況真是如此嗎?
都更條例上路至今年將滿 26 周年,內政部為了強化都更誘因再出招,將推出《都市更新條例》修法,針對實施容積管制前已申請建照的合法建物,調整原容積認定範圍,提高參與改建誘因;據悉,全台有 1、20 萬件屋齡約 40 年的老屋可望受惠,將有機會適用較高容積。
內政部將提出社宅租金分級收費草案,今天在內政委員會不少委員都針對「身分別」與「所得別」的判別與實際實行有高度的討論。今天不分藍綠白,各立委都表明希望內政部可以給出明確的訂定方式,不要讓民眾感覺到制度的混亂。
台中五星酒店「永豐棧」、及對街的「阿利海鮮」,過去幾年屢傳爭議,一度結束營業,直到去年台日旅宿品牌「敦謙國際」接手才續命成功。豈料,不到1年時間,「阿利海鮮」竟以10.1億元進入法拍市場!
不僅買房為許多人一生中的一次,裝修同樣也是,也因此往往與業者呈現知識不對等,裝修蟑螂事件層出不窮,不過不僅消費者害怕,連設計師都坦言裝修產業的痛點就是很難沒糾紛!專家更說,「希望屋主先給付費用、給折扣,是最常見的話術與套路」,呼籲消費者一定要請設計師畫設計圖,有預算書、詳細的估價單,才能從中去核對與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