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上路後,限縮建商土建融貸款成數,不少中小型建商轉往舊市區整合危老建築物基地,根據營建署統計,台中市今年第一季受理危老重建激增至30件,不只超越雙北地區,且為今年危老最熱的直轄市。專家則指出,對於中小型建商來說,危老重建開發效益大,除了可節省20%的開發成本,同時也能解決因限貸令導致的自有資金不足問題。
台經院今(25)日公布2月份營業氣候測驗點,其中營建業雖然結束連續三個月下滑態勢,但自去年12月政府一連串「健全房市方案」政策出籠後,不動產市場仍處在消化階段,加上央行房貸成數再限縮,房地合一稅2.0也勢在必行,使得第二季房市恐將處於政策調整適應期,第三季才有機會逐步回穩。
建築開發不只是製造業,也是服務業,因為建築產品的生命週期很長,從開始的設計、中間施工、到完工之後的售後服務,有心的企業可以在取得土地後,繼續投入更多心力打造良好建築與美好生活環境,這種經營理念的建立,需要長期不懈與堅持。上市營建企業櫻花建設就參考當年創辦的台灣櫻花集團以售後服務聞名全台,在現任經營團隊帶領下,不僅努力繳出亮麗的建築推案成績單,還建立了24小時報修系統,高度重視售後服務也因此獲得許多已購客戶的認同。
雖然市場對於房市是不是經濟火車頭有不同見解,不過根據聯徵中心的授信金額佔比顯示,在各種企業產業類別之中,今年1月本國銀行針對營建業的授信金額佔比達25%,連續7年營建業都位居企業授信金額的「借款王」,且近兩年佔比還有攀升趨勢,反映不動產市場當前的景氣已經明顯復甦回升。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今(2)日公布,2月分數續降至33.7分,較1月減少3分,但較去年同期上升3.7分,僅議價率分數上升。專家表示,建商與代銷業者信心偏弱所致,但在營建工、料成本持續上漲的情況下,建案售價不得不反應成本,導致售價往上調漲,消費者議價空間又變小。
國內工商產業區域佈局趨勢如何變化?從建照核發量可看出端倪。根據內政部營建署資料統計建照核發面積,工業類(工廠、倉儲)建照核發面積2020年來到263萬坪創下新高,桃園近5年核發總面積超過250萬坪,佔六都該類建照核發面積量4成,而新北去年則是成長為6都之最。顯示企業因應需求投入更多商用、工業產品,在成本考量下,布局重心由北往南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