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會 2023 年 1 月三讀通過修正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祭出 包括限制換約轉售,重罰炒房行為,最高可處 5000 萬元,增訂檢舉(吹哨者)獎金制度、私法人購買住宅改為許可制,且 5 年內不得移轉、預售屋解約要申報登錄等 5 大重拳遏止炒房。
立法院於1月10日三讀通過「平均地權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祭出5大措施遏止炒房,包括限制換約轉售,重罰炒房行為,最高可處5000萬元,並增訂檢舉獎金制度、私法人購屋改為許可制,且5年內不得移轉。
立法院程序委員會昨(3)日排定9日至13日院會議程,經朝野討論後,「平均地權條例」、「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等18案排入1月9日院會討論事項,最快當日就能三讀通過。先前內政委員會召委王美惠曾指出,《平均地權條例》提報院會討論前,不須經朝野協商;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郭國文表示,預計在1月9日排審,仍朝本會期結束前可通過努力。
炒房已成為社會頗嚴重問題,因此央行、內政部、財政部各部會都祭出打炒房措施,許多人認為公平會也應負起經濟秩序維護責任,主動積極查核、遏止炒房行為。公平交易委員會(公平會)副主委陳志民指出,其實這一年多來,公平會針對各地區建案查核、聯合內政部及地方政府稽查預售案,都有抓出違規業者,並予以裁罰。
針對預售市場炒作哄抬,內政部祭出全面限制預售屋換約等五大「打炒房」措施,打擊投機客炒房行為,台中在地業者認為,雖然草案內容成功抑制炒作行為,但當中存在不少「bug」,恐全面影響購屋族權益。
行政院昨拍板「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宣布五面向、十措施全面打炒房,包含稽查紅單炒作、實價登錄2.0修法、稅制規避查緝以及信用管制等,學界認為短期有效果,中長期須配合查稅、稅制檢討才能逐步達到效果,而業界也支持防堵炒房行為,自住買盤不用過度緊張,但地價、營建成本不斷上漲,房價仍不易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