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第七波信用管制、房貸緊縮等利空影響,2025年上半年房市交易持續退燒,據591實價登錄統計,十大熱區交易量更較過往大幅縮水,交易量最大的桃園中壢及桃園兩區,今年雖然有近2千件交易量,但相較去年同期仍大幅衰退近7成,而即使量縮有感,房價降幅仍在1成以內。
輝達(NVIDIA)在5月宣布進駐北士科後,被視為房市冷氣團下的一大暖流,除了北士科買氣明顯帶動外,周邊也寄望因地緣性而有所帶動,不過觀察房價,僅北士科上揚,周邊可受惠區域,包括北投區、士林區、新北市三重區等卻反倒出現房價下跌,僅淡水區微幅上揚。
危老案時程容積獎勵將於5月畫下句點,趕在落日前送件,據市調統計,去年北台灣危老重建住宅案推案量仍有1千億元,對比前年下修近2成,為危老條例推出後新案量次高,內政部則表示,時程獎勵結束後,將改以「規模獎勵」取代。
去年第四季房市壟罩在政策發酵的暴風圈中,雙北仍有不少新案登場,據最新市調統計,51個預售新案中,僅2案有宣布已完銷,並且兩案皆為小宅規劃,總價還有機會壓在1千多萬元,總價為王戰勝冷氣團,也顯示雙北在Q4的住宅預售案推案數量完銷佔比僅有3.9%,慘況不言可喻。
「央行無須出手,房市低檔未解!」據市調統計今年仍是供需持續背離,北台灣2月新建案市況,仍呈現維持衰退的黃藍燈,顯示冷氣團未解,其中建商推案量難以煞車下,待售建案數在飆升至1,178 案,是前年8月以來新高,回到《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前的觀望案量,每周僅成交1.1組。
房市推案大檔329檔期將至,據市調統計,今年北台灣房市推案量預估將有約3339.3億元,再創史上新高,較去年同期熱況的實際推案量增加約251.9億元,年增8.2%,專家預期將上演與冷淡買氣逆走的大驚奇,但後繼無力可能是接下來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