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地權條例》下周拚三讀,而去年住宅建照核發量推估將超過17萬戶,寫下28年以來新高,新屋爆量出籠,尤其預售屋如禁止轉售,對於一手市場未來交易將產生衝擊,過去景氣暢旺時開發商積極買地,導致市場一手供給出大量,卻碰上對於預售制度最嚴格的政策,專家示警,過去房價飆漲區、重劃區等供給大量區,將會感受到景氣下滑與新制帶來的壓力。
高力國際「2022年第四季台北市商辦市場調查」指出,商辦市場將於 2023 年新增 16 萬坪空間,將可以緩解企業尋求新辦公空間的需求,預估明年商辦租金漲幅約 2% ;面對經濟放緩、通貨膨脹、緊縮貨幣等多重原因,今年商用不動產與土地兩大交易市場均出現萎縮,年度交易總額約1,307億元,較去年小跌13%;土地年度交易額約1,613億元,年減46%,不但是近4年來首度跌破2千億元,更是自2018年以來,近5年最低。
房仲全聯會理事長張世芳今(23日)日表示,高房價、高物價、加上利率升高,以及打房政策下,明年房市不會太好,如用一字來形容就是「守」,呼籲民眾要保守以待,有房者也要守成,不要恐慌亂拋售,預期明年房市是「價平量縮」,各區房仲公會理事長,也解析明年區域房市。
平均地權條例昨日初審通過,民眾期盼房價能因此而下調,對此永慶房產集團業務總經理葉凌棋今(22日)日分析,2023年在經濟景氣不明朗、房市政策、市場超額供給與總統大選四大變數下,房市預期將是「價跌量縮」,房價則是在雙北以外,過去的暴漲區,價跌至少5~10%,他也呼籲賣方想成交價錢降一成,回調到2021年較可能成交,也鼓勵買方勇敢出價。
延宕多時的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今(21)日經內政委員會審查後完成通過,除行政院版外,另有台灣民眾黨團、時代力量黨團及朝野立委等,共9版本草案。主要針對內政部祭招「打炒房政策」內容進行修訂。
《平均地權條例》修法,祭出打炒房五招,今日首度進立法院進行初審,內政部代理部長花敬群,對於修法後的成效抱持樂觀態度,並指出房價在明年會「軟著陸」,而且一跌會跌很久,對此專家回應,房價是整體經濟面影響層面較大,而不是靠政策,明年可預見買賣雙方持續僵持,那也不會有下跌的問題,這是邏輯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