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站本身就帶有集客力,然而如何運用人潮留下錢潮,卻遠比想像中還要困難,尤其是更加微型的捷運車站空間,高雄美麗島捷運站就是一例,因此空間活化,提供轉運的旅人服務需求,甚至吸引站外周邊民眾來到捷運站消費,都考驗著商場經營者的規劃。
馥華繼10月份取得板橋最大開發案環狀線板新站聯開案,相隔2月再報喜訊,今(1)日與大洋塑膠子公司常新欣業簽訂中和捷運橋和站周邊合建分屋契約,加上自家土地,將有廣達1.8萬坪基地,未來將打造為商場、住家與辦公室。
受少子化衝擊,今年全台大學分發入學全台就有29校有缺額,其中更有4所大學缺額超過75%,讓以往在學生商圈周邊穩定出租的學生套房,開始有危機,不過根據實價登錄資料,台北市近三年周遭房價漲幅前五名的公立大學,其中位於北投區的陽明交通大學周邊房屋單價勝過行政區平均,漲幅也大幅超越,平均成交單價最高的不是台大,而是師範大學周邊,成交價每坪達97.1萬元最高。
疫情解封後,不只旅宿業復甦,就連醫美產業也蓬勃發展,位於台中七期市政路上的「富宇世界之匯」,一樓店面終於在空置5年後,首度迎來北部醫美業者「耐斯診所」進駐,每月租金高達49萬元,除此之外,鄰近的豪宅店面也在近期已月租金33萬元成功招租,店面已在裝潢中。
台北捷運3日晚間達成旅運量130億人次,該位幸運乘客可以免費搭乘捷運一整年,北捷從85年起通車至今,也已屆滿27週年,為雙北重要的運輸工具,而捷運站周邊更是熱門購屋地點,但房價也因此居高不下,許多民眾為了找沿線相對低價,會選擇往返市中心距離最遠的末端站,不過據實價資料,房價最親民的仍是僅存的2字頭淡水站,每坪24.7萬元,末端站中今年漲勢最兇的則是南勢角站,成交均價56.9萬元、年增達1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