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以來,台灣的房市景氣大好,連官方祭出重稅都無法遏制房價走勢,背後原因在於出現「房價的成本循環陷阱」,如果不提早因應,後續的惡劣效應將無從避免。
從目前已公布的統計數據來看,上半年各類型的不動產市場動能都相當強勁,光是全台大型商用不動產就已累積高達699億元的成交金額,創下2007年有統計以來的歷史同期新高。如果不是5月中突發的疫情讓買氣嘎然而止,今年不動產市場有可能是這波房市景氣反彈以來,連續第三年創新高。
5月中旬以來房市交易凍結一個月有餘,且7月1日起將有房地合一稅2.0與實價登錄2.0兩大新制同步上路,究竟下半年房市如何,房產專家張欣民認為,若撇開疫情最糟糕的景況,下半年房市景氣有機會從3壞球轉為3好球,業者不用太過悲觀,購屋民眾也不必太過於恐慌。
台經院今(25)日公布最新營業氣候測驗點,4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轉為小幅上揚,服務業與營建業測驗點則同步下滑。台經院示警,受本土疫情升溫影響,零售業、餐飲業,以及房市景氣都恐生變數,也是未來半年看壞的產業。
法拍市場被視為房市景氣判斷指標,不過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國內的法拍拍定成屋總件數已經連續6年剩下兩千餘件,大約較金融海嘯高峰時量縮逾8成,今年亦未見法拍量明顯增加,專家分析,、貸款槓桿受管控與多數老屋主已經房貸剩下有限等因素有關。
台中市建築經營協會13日於台中林酒店舉辦11月大師講座,並邀請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擔任主講人,會中談及近期房市景氣榮景時,他毫不諱言,現階段房價已過度上漲,牽涉到居住正義問題,政府應以「選擇性信用管制」抑制惡意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