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的房地產市場買氣持續升溫,除了房屋移轉棟數不斷成長之外,建照核發面積也屢創新高,重大交通建設逐一到位,民間投資不斷湧入,為大台中創造話題性,各個重劃區的生活機能將大幅提升,各區房市都傳出捷報,吸引不少品牌建商、自住客甚至置產投資客出手買盤,台中房市成為全台當紅炸子雞。
近來北台灣房價盤整緩步向上,整體房價往歷史高峰逐漸靠攏,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北台灣今年Q2新成屋、預售屋成交均價漲多跌少,其中台北市Q2房價是2016年Q4以來最高價,業者指出,北市房市因投資、置產需求升溫,預售新案多的行政區帶頭領漲,如大安、北投、內湖等區漲價較顯著。
國人購屋的平均屋齡有兩極化的現象,根據最新聯徵中心統計,今年第1季近萬人成為新房貸一族,但有趣的是,第二多居然是屋齡36年以上的老宅,逾5500件,貸款成數也有7成之多,房地產業者認為,主要市中心新屋價格不夠親民、預算不夠,另外也反映出台灣住宅老化問題。
預售案越推越少,反而是房市春天到來?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台北市今年Q2新成屋案量,占全市案數量超過7成2,已達歷史次高點,換言之,預售案少而又少,專家表示,近2年因投資、置產族群重現市場,加速預售案去化力道,所以待售中的預售屋案數量並不多。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今(4)日公布,已連續4個月亮出黃藍燈,預售屋推案量已趨緩,新成屋則增5百餘戶,北台灣整體看屋來人組數與成交組數連袂下滑,業者表示,儘管如此,建案開高價挑戰市場接受度的越來越多,甚至有中和危老案,開出百萬單價。
桃園市建設不斷,6月18日開幕的虎頭山創新園區第一期,為「亞洲矽谷計劃」之一,共投入1.5億元經費,成為台灣首座結合車聯智駕中心與資安物聯網中心的測試基地。因鎖定特定產業人士,尚未明顯為當地房市帶來利多,但在地房仲認為,為周邊民眾提供更多可休憩的公共空間,提高指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