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新成屋、預售屋建案每戶平均總價(以開價計)大多往上攀升,尤以台北市最高4,595萬元最高,其次是新北市的1,720萬元,桃園則以1,203萬元居第三。而北北桃竹每戶平均總價千萬元以下的區域正快速減少,今年只剩下13個,且多為蛋殼區。
法拍市場被視為房市景氣判斷指標,不過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國內的法拍拍定成屋總件數已經連續6年剩下兩千餘件,大約較金融海嘯高峰時量縮逾8成,今年亦未見法拍量明顯增加,專家分析,、貸款槓桿受管控與多數老屋主已經房貸剩下有限等因素有關。
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今年截至10月底止,大台北新成屋、預售屋建案平均公設比同步寫下歷史新高,北市公設比超過35%,最高的則達到47%。專家表示,儘管「雨遮不計坪且不計價」已上路,但公設比變化與社會期待走上截然相反的路。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風向球今(5)日公布,已連續6個月亮出黃藍燈,不過,分數為今年新高,預售屋供給量罕見大幅下滑,成屋供給量及成交組數上升,業者分析,近期政府頻頻釋出可能打房的訊息,對不動產業者已經產生「寒蟬效應」,但買氣並未萎縮,11月市況能否延續榮景,則要看政府下一步決定。
來到後疫情時代,房市熱度不減反增,加上銀行低利,更促進熱錢進到房地產。不少年輕族群也開始看房,不過到底要買中古屋好,還是新成屋好?也在網路上掀起討論,就有一對情侶從年初疫情開始前至今,預算設定千萬左右,看了幾間雙北中古屋和新成屋,列出四大重點,教大家買房注意事項。
六都地政局今(2)日公布10月份買賣移轉棟數,較上月減1成,年增僅0.8%,六都僅有台中1都微增,其餘五都交易量均下跌,又以桃園月減2成交易量為最多,業者表示,中古屋、成屋價格與預售屋相差無幾,預售屋市場具有財務操作空間,吸引投資買盤轉進,故反應在買賣移轉棟數上呈下滑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