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地產市場真的火熱,即使美中貿易戰陰霾籠罩,桃園龜山工業區一筆廠房標案仍以 8.2518 億元順利標脫,充分展現企業對優質工業物件的強勁需求,證明在 AI 半導體產業帶動下,工業地產依然是企業布局的首選標的。
廠辦交易延續去年第 4 季的熱度,今年 1、2 月大型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達 145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70%,其中科技業買氣動能強勁;第一太平戴維斯將標售新竹科學園區高科技廠房,為新竹科學園區稀有釋出的大型物件,開標日為 5 月 9 日,預期將吸引竹科園區的科技大廠的積極評估。
「投資臺灣三大方案」自2019年實施以來,截至今年5月份達新台幣1.6兆元,而其中桃園地區作為台灣主要產業聚落,工業土地與廠房自用需求持續走揚,仲量聯行近期受業主獨家委託代理桃園楊梅工業廠房銷售,基地超過7千坪,為少見的大型工業土地釋出。
美中貿易及新冠疫情重組了全球供應鏈及台商回流擴大在台生產比重,產業的剛性需求連年上升。國科會公布南科台南園區營業額,2022年產值為1兆4,246億元,營業額較前一年成長超過38%,大幅高於竹科的3%年成長率及中科的13%年成長率。雖然今年政經局勢不確定因素仍多,但台積電五奈米晶片穩定量產及三奈米晶片預計今年可供應全球市場,聯電成熟製程也持續擴廠,帶動東京威力科創、聯詠、ASML艾司摩爾等國際大廠仍在持續加碼投資設廠。
曾是全球最大彩色映管廠的「華映」去(2022)年8月獲法院裁定宣告破產,據台灣金服公告,華映龍潭廠區將於10日法拍,第一次拍賣底價新台幣162億3,584億元。保證金則為32億4717萬元,不論是從商仲立場或是當地房仲分析,大多認為流拍的機率相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