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房子恐越來越難賣,苦了代銷業。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北台灣今年待售建案破1500個,將近2013年的一倍,以新北、桃園建案量增加尤為明顯,專家分析,近2年房市買氣回暖,但銷售中建案數量節節升高,意味著建案的競爭壓力並未減緩,但建商又要賣到好價格,消費者不買單,建案恐進入滯銷期。
大直指標豪宅「西華富邦」再傳轉手交易,不過這次不再賠售,屋主反而小額獲利,根據最新實價揭露,該筆交易位於10樓,今年9月以總價1億7623萬出售,屋主持有4年,小賺220萬元,為該社區首件獲利出場,專家觀察,同樣樓層2戶轉手,但一賠一獲利,關鍵在於屋主入手價格高低。
矗立台北18年的京華城購物中心,將在11月30日結束營運,中石化規劃拆除地上物,並興建商辦大樓,預定2023年完工。
內政部實價登錄已成民眾購屋前的行情判斷指標,然而不少登錄不實問題層出不窮,常讓購屋族詬病,過去實登造假時有所聞,最多僅罰款,日前嘉義出現因實價登錄刊載不實而吃上官司的案例,買賣雙方以1600萬元成交、要求3200萬元登錄,雙方皆被判處拘役,引起市場討論。
依據宏大國際資產最新的調查統計,近3年上市櫃公司,億元以上商用不動產交易,不包含建地的交易金額,已連續2年突破千億元,甚至今年有機會突破近10年歷史高點。
即便房貸利率持續維持低檔,但高房價仍讓年輕首購族肩負相當沉重的購屋壓力。為協助青年購屋,建商大多選擇以低自備或低月付等輕鬆付款條件,降低年輕人的購屋門檻,近來則有建商進一步提升建材配備等級,實質回饋給消費者,要讓首購族不但買得起房,還能住得健康、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