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各地房價重回歷史高點,民眾購屋的利息成本雖因史上超低利率環境而降低不少,但仍無法抵銷高房價帶來的影響,雙北購屋負擔尤其沉重,反觀同屬北部生活圈的基隆,距離台北車程30分鐘,房價僅1字頭,房價所得比與房貸負擔率2項購屋壓力指標都是北部最低,長年磁吸大台北民眾移居。
往年Q4是傳統推案旺季,但今年10月開始,北台灣推案量縮減幅度明顯,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專家分析,主要在於現在正處於政府打房的浪頭上,業者為了迴避風頭,放慢推案腳步,其中新竹量縮最嚴重,11月較上月縮7成。
高度發展的雙北都會區寸土寸金,土地稀缺一塊難求,近期更因台商回流設廠導致缺工缺料,成本堆疊至售價,房價難有再下跌的空間,愈靠近市中心的精華地段,不但購屋需求旺盛,房價也最保值,在需求遠大於供給的情況下,往往區域內一旦有新案釋出便能輕易引爆買氣,成就不少房市熱銷話題。
儘管今年疫情不少零售行業別紛紛退場,但飲料店卻逆勢成長,根據財政部資料統計顯示,全國飲料店近3年增加超過2800間,今年已近2萬店,中南部3縣市台中、台南、高雄增加店數超越雙北市,也顯見中南部台灣人特愛喝手搖飲料,專家分析,近年手搖飲料不僅訴求兼顧好喝及健康取向,店面門市的裝潢與產品的包裝,更是一大重點。
儘管建商頻頻抱怨土地取得成本及營建成本高漲,甚至轉嫁至效費者,但台中房市近期出現一特殊現象,購屋買盤寧願選擇高單價的預售屋,反而不考慮價格相對在低點的新成屋,專家分析主因仍與「低自備款、工程期零付款」有關,預售屋買盤多以資金不足者或紅單投機客為主,恐對房市成長造成負面影響。
都市人口數增減,被視為房市前瞻指標,根據內政部資料統計六都近五年人口與房地成長數,桃園市、新北市與台中市呈現人、房雙增,其中又以桃園市表現最強,五年來住宅宅數增加9.7%、人口增加7.6%,專家分析,桃園市利多不斷,且房價比較鄰近的雙北親民許多,產生磁吸效應也並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