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造成的物價上漲已蔓延至房地產了嗎?根據實價資料統計,北市第三季老宅房價,比去年同期平均成長了6.3%,其中以南港、萬華、大安等三區的房價漲幅最為顯著。若觀察屋齡30年以下成屋與老宅之間的房價差距,全市僅有文山、內湖、北投低於1.2倍,南港與大同兩區甚至達到1.3倍以上、房價差距頗大。
國內都更三大案文林苑、正義國宅、永春案,都已經完工或者正在興建當中,其中從整合到興建完工歷經20年的永春案,終於有超過50筆實價揭露,每坪成交單價多落在109~138萬之間。專家指出,該案幾經波折後終於落成,該案都更的20年間,也見證了台北的房地產大多頭。
新北市政府大動作開發400公頃、限建超過50年的塭仔圳一、二期重劃區,隨著中央合署大樓遷入,宏匯廣場、凱悅嘉軒酒店及新北產業園區完工進駐,專家指出,在大品牌建商佈局之下,桃園機捷A3~A5站,房價將站穩4~5字頭,等到市地重劃配地完成,預計掀起建商搶地潮,成為未來房市的一級戰場。
台中下半年房市戰況猛烈,根據公會統計,928檔期至第四季底,推案總銷達到958億元,且細看新推個案,不乏總銷超過50億元的大型社區或高總銷住宅、商辦案。專家表示,隨著景氣復甦,房價、地價、原物料等「漲」聲響起,大型建商背負巨大風險,也要搶搭這波多頭列車,反觀小型建商卻在此刻縮手觀望,也更加奠定「大者恆大」趨勢!
資金熱潮湧入,台北市房市交易價量齊揚,根據實價資料統計北市各坪數區間價格,與2019年相比,其中21到30坪的中小坪數住宅均價增幅最大,兩年多來增加11.7%,今年均價為每坪61萬元。專家指出,小坪數本來就單價比較高,不過,近年小坪數成市場主流推案產品 又再堆高近2年內小坪數產品的價格。
台積電不僅是護國神山,更「護房市」,根據看房網站統計,台積電進駐高雄市話題,帶當地看屋量上漲近6成,高雄市楠梓區、橋頭區貢獻不少,不過,專家指出,利多消息往往伴隨投資炒作,民眾應避免台積電概念房沒跟上,反倒先成了韭菜被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