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不動產市場的溫度,就像最近剛轉涼的天氣,看似冷清,但底層熱度未退。根據戴德梁行 2 日發布的最新統計,2025 年第三季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達 345 億元,前三季累計近 1,110 億元,顯示市場動能仍在。不過,在央行限貸令的緊箍咒下,過去在土地市場呼風喚雨的建商,如今也得改變策略,從單打獨鬥轉向同業合作的「取暖式投資」,透過合資、讓渡股權等方式分攤風險,成為在資金寒冬中求生的新顯學。
中央銀行日前召開理監事會議,決議維持現行房市信用管制措施,並對外表示房市已見降溫、漲勢趨緩,因此無鬆綁必要。針對近期頻傳的預售屋解約與貸款糾紛,央行定調與限貸令無關,呼籲外界勿作錯誤解讀,這看似平穩的說法,引來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的猛烈抨擊。他直指央行官員「坐在冷氣房看官方過時資料」,決策完全與市場脫節,引發搶貸亂象與民怨、房市糾紛風暴。
房市真的好熱,還是虛胖?「新青年安心成家」優惠貸款方案像是一劑打入房市的超級類固醇,讓交易數據全面飆紅,但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卻在此時警告,市場看似一片榮景,實則已被新青安與央行限貸令的矛盾政策,攪得天翻地覆,更直言目前已出現「八大亂象」,若政府再不對症下藥,這波由政策點燃的虛火,最終恐將反噬市場,引爆癱瘓危機。
從2024年9月後,至2025年年初,台灣房地產市場在央行限貸政策持續收緊之下進入降溫期,全國交易量普遍縮減,房市信心走弱,今年4月在川普關稅議題發酵後,讓房市更拉長觀望期。與六都其他城市相比,台南市場受到影響。從第一線觀察出發,身處最前線的代銷業者正在面對變局中的兩難,台南市代銷公會理事長佘光宗與副理事長邱俊仁、劉建興頗有同感,並指出:「客戶還是會來看房,但真正能成交的比例變少了。」
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與房貸政策上路後,房市買氣急凍、交易量驟減,但專家提醒,這正是買方最好的進場時機。根據過去10年政策經驗,房價甜蜜點多落在新政出台後6至12個月內,此時議價空間最大。根據永慶房屋調查,消費者房價看法「由多轉空」,若房價修正5%至10%,就有2成以上購屋意願提升,議價率也已明顯上升。現在正是買方沉著選屋、積極議價的最佳窗口期,錯過恐再等一輪!
2024年第四季上路的央行限貸令,一舉改變全台房地產市況,展望2025年的房市景氣,推案遍布北中南都會區的正群廣告機構副董事長曾謀仁,大力建議自住買方跟著交通建設走,就能找到房價親民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