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改變企業辦公模式,根據外商商仲針對2021辦公室趨勢調查報告顯示,有將近5成的亞太區受訪者認為亞太區市場未來半年的商業環境將轉好,台灣辦公室使用率仍能維持7成6的高水平,但在第二波疫情潛在危機下,報告指出,未來多數台灣受訪企業預計在未來推出「混合型工作模式」,且將成為長期趨勢。
台灣防疫有成,零售業顯著回溫,由於內需市場穩定,根據外商商仲調查,日、歐系零售品牌有意來台展店。不過,仍有7成業者認為,市場要全面有感復甦,需等到明年下半年才有機會。
台北市辦公市場供不應求,除租金水漲船高外,共享辦公室也受到企業青睞,甚至疫情後有不少外商轉而進駐共享空間。主要提供高端的彈性工作空間的德事商務中心,第3季成交量就較去年同期增加二成,企業進駐率平均達九成,承租方背景多半外商企業,包括金融、綠能、科技等產業。
儘管今年上半年受到疫情衝擊,台灣土地、商用不動產投資雙雙破歷史新高,根據外商商仲第三季季報指出,目前北市A辦辦公空置率僅剩2%,創30年以來新低,,等同幾乎滿租;租金仍穩定上漲,平均每坪月租達2810元,創下19年新高,商仲預期未來租金調幅持續將往上成長。
外商商仲國際針對新冠肺炎(COVID-19)對於亞太19個城市的A級辦公市場的影響進行調查,發現第二季的A級辦公室租賃需求較第一季大幅衰退逾5成,甚至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逾7成。不過,台北市因疫情控制得當,市場又是最小,第二季租金季漲幅、年漲幅竟雙雙成為亞太區之最。
在全球市場積極步上解封復工之路,亞太區整體經濟則相對表現樂觀。CBRE世邦魏理仕今(17)日發佈2020年亞太區不動產投資市場年中回顧暨展望,報告指出,亞太區以越南胡志明市與台北市,在疫情防控上屬亞太區市場的模範生,兩地亦受惠於此波區域供應鏈重整引發產業回流等因素,擁有相對強勁的反彈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