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傳統旺季仍然旺季不旺!國內主要房仲業者今(30日)日分別公布內部門市成交量,呈現年月雙減狀態,月減幅4%~5%,但年減幅則從11%~36%,下半年著實降溫有感,買氣明顯轉弱,專家則提醒,在物價、房價高漲的狀況下,銀行放款也趨嚴,民眾購屋態度轉趨審慎、保守,建議有意售屋的屋主,應適度調整價格,才能增加成交機會。
根據台北市地政局資料顯示,北市受打房及升息影響,今年前十月北市建築物交易移轉累計較去年同期略微減少826戶,中山、內湖及大安買氣縮手,但北投及萬華區卻逆勢向上,其中北投年增率26.5%,為12個行政區中增加最多,在年產值上看200億元的北士科題材發酵下,為區域房市挹注買氣。
再過10天就是選舉日,當民眾聚焦在各縣市長選舉及對於居住正義的防衛戰時,縣市議員選戰更是激烈,巢運邀請「六都及新竹市」各政黨議員候選人表達對於居住正義的態度,今(16)日舉行成果發表會,推出最多人選的國民兩黨,在調查結果公佈後,是所有政黨中最漠視「居住正義」的兩大黨派,反觀小黨對於居住正義的表態支持,形成最大的對比。
全台房價瘋漲,薪水遠遠望塵莫及。根據591新建案統計六都、新竹縣市近3年的新建案房價所得比,發現全台平均要不吃不喝22.7年才能買房,對比3年前增幅高達61.4%;其中新竹縣今年所得比由6.9倍一口氣狂飆至14.9倍,高雄也同樣驚人,房價3年大漲1100萬,所得比也從11.6翻倍至24.2倍,新竹市、台南增幅也都翻倍,買房已從「難上加難」變成「直接躺平」比較快了。
房市冷,房價卻仍居高不下,民眾貸款的期數也越拉越長,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新增房貸貸款期數,連續兩季都創下歷史新高的289個月,顯示購屋人選擇以拉長貸款年限方式,來降低每月房貸負擔,其中有四縣市,桃園、台南、高雄與新竹縣市,房貸期數都拉長到超過300期,房市飆漲區連帶也出現房貸越揹越久的現象。
房市交易量大縮,從六都地政局公布的買賣移轉棟數即可驗證,今年1~10月六都就有近6成的行政區買賣移轉棟數較去年下滑,減少最多的行政區即是去年爆出漏夜排隊買房的台南市仁德區,交易量直接腰斬,但也有區域大幅成長,像是桃園的觀音、大園,台中的烏日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