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外國人在台置產棟數,創16年來新高!根據內政部資料統計,跟去年同期相比成長近5成,至於外國人取得土地雖跟去年同期相比下滑1.8%,不過取得土地面積大幅成長142.9%,專家分析,外國人取得不動產仍以雙北主要都會區為主,不過,以僑外資著眼具有收益的不動產居多,「純外資」布局台灣的跡象仍不明顯。
全球受到疫情蔓延與股災影響,房市買氣確實於3月趨於觀望,不過4月份國內出現零確診疫情,根據五大房仲內部交易觀察,六都買氣逐漸回籠,像是雙北市以外,低總價區域交易表現仍相當出色,如果接下來下半年疫情好轉,長線看待,房市買氣將逐步回籠。
在首購、剛性需求帶動下,房市持續回穩,根據財政部今年首季房地合一稅收統計,稅收較去年同期大增1倍,稅收成長最大為台北市,較去年同期增加2倍。業者分析,房地合一稅除了反映市場復甦外,北市近來不乏高總價不動產成交,帶動稅收大幅成長,台中因人口和捷運議題帶動,提升區域亮度及置產買盤意願。
根據六都公布之買賣移轉棟數及家戶數,統計家戶購屋比,今年第一季六都買賣移轉棟數跟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8%,桃園市、台中市家戶比均破1%,反觀其他四都今年首季家戶購屋比都不到1%。,房地產業者分析,這兩都的房價相對平易近人,桃園市及台中市人口正成長,且這兩都在重劃區都有大量推案及交通建設等議題,提升區域買氣。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延燒,雖台灣目前防疫準備得宜,但消費信心創32個月來新低,經濟大受衝擊,房市也難置身事外,建商、代銷紛紛祭出防疫政策以因應這一波困境。房市專家陳高超認為,此波疫情非但沒衝擊房市,反而在建商以及代銷業者超前部署的「房」疫政策下,衝出一波買氣,預估今年房市將是「價穩、量微增」的格局。
疫情延燒,連帶影響民眾出門看房意願,但剛性購屋需求不滅,買方轉而線上看房,根據數字科技統計,第一季網路新建案點閱數破2600萬次創新高,而新推案情形,可說是「北溫中火南平」,業者分析,第一季新案議價率落在1成上下,可見疫情影響建商轉念不再迷信過高開價,定價切合真實行情,盼望盡快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