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曜(1316)深耕台南多年,總經理宋育豪表示,台南房價上漲是供需失衡所造成,在地建商推案非常保守,因而供給量少,在台積電及外商公司進駐後,一下子湧入了大量有剛性需求的工程師,許多市區建案都是開賣就一屋難求,而郊區則是大量投資客買盤進駐,認為2023年房市會是「審慎樂觀」,南北房市會趨於平衡。
吉家網發布第三季房市季報顯示,六都呈現「價漲量縮」,但房市卻出現三大翻轉的怪現象,「蛋白翻身、南北翻轉、高價翻臉」。全台房價漲勢收斂,六都平均漲幅比上季微漲3.3%,年漲幅則達17.8%,台北市房價出現5年20季以來首次下跌,雖然跌幅小,但業者指出,由此顯示高價市場已出現警訊。
世邦魏理仕董事總經理朱幸兒30日以「十面埋伏,步步為營;人棄我取,人取我予」16個字,不動產市場正面臨各項多空交錯的考驗,相較於去年底預測今年是「居高思危」的一年,回頭觀察,即可驗證,朱幸兒也註解明年商用不動產和土地市場趨勢,有危機、也有轉機。
根據台北市地政局資料顯示,北市受打房及升息影響,今年前十月北市建築物交易移轉累計較去年同期略微減少826戶,中山、內湖及大安買氣縮手,但北投及萬華區卻逆勢向上,其中北投年增率26.5%,為12個行政區中增加最多,在年產值上看200億元的北士科題材發酵下,為區域房市挹注買氣。
房市買氣旺季仍不旺,甚至有部分新案,單週出現「零成交」的慘況,買賣雙方都在觀望,建商價格仍死守,而賣方則期待降價持續觀望,對此潤泰創新董事長簡滄圳就提醒,在營建成本高漲下,建商通常不會虧錢賣,因此降價不見得就是好事,反倒有可能是個警訊,建商可能資金不足急需變現。
台中市10月份買賣移轉棟數出爐!根據地政局統計顯示,上月移轉量呈現年月雙減,共計4069棟,為近4年來同期低量。專家則表示,受政治、政策影響,房市氛圍呈現觀望,且在地方大力推動社宅下,置產族也開始出現縮手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