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台灣住宅品質消費者保護協會(簡稱:住宅消保會)今(22)日舉辦第四屆住保社會貢獻獎頒贈典禮,共表揚22位志工、義務律師及12家企業,維持居住人權基本權利,累計至今已11,463件住宅糾紛;同時住宅消保會首推「住保履約」開始受到重視,讓屋主免受裝修蟑螂詐騙,保障屋主也保障正派經營者工作權。
房價高漲下,加上國內高齡化、少子化的現象讓家戶結構出現轉變,在住宅面積的需求也似乎有所改變,永慶房產集團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統計,台北市今年25坪以下的小宅交易占比,自2018年起已連續五年超過5成,每2間房屋交易就有1間是小宅,顯見北市住宅「小宅化」明顯。
依據內政部房屋稅籍統計資料,全台住宅平均屋齡31年,總共有896.5萬宅,其中有50.1%的住宅屋齡超過30年,六都中住宅老態最明顯的是台北市,平均屋齡36.2年,有71.2%的住宅屋齡超過30年。中央針對大於30年需改建老屋提供3大獎勵,其中稅率減免措施已於5月11到期,但為了鼓勵民眾持續申請危老重建,日前將優惠期程延長至116年5月31日止,讓申請危老重建個案能持續享有地價稅及房屋稅減免優惠,提升民眾的意願。
從2019年底的COVID-19,2022年的俄烏戰爭,美國聯準會Fed在7月28日的宣布升息3碼,到現在已經升息9碼,預料9月還會再升。營建工程原料、工資雙漲熱銷建案變賠錢貨;政府不斷出手打炒房的措施等。台灣房市遇亂流,需求卻無潰散,雖利空卻不致「泡沫化」。日前根據房仲業者調查顯示,第3季全國房市看漲比率跌破5成,近期公布的六都移轉數據確實也有明顯下滑的趨勢,再加上中國「爛尾樓」的效應,也讓不少民眾關注台灣房市的後勢發展。
內政部公布今年上半年全國遷出人口統計,總計遷出人口約65.9萬人,代表著全台有近66萬人戶籍在移動,六都中最「吸引人」的縣市為新北市,有4.6萬人移入,但以來自台北、桃園的人口居多,以往的北漂就業人潮,在南部就業機會增加下,台南及高雄人口多數選擇在兩都間移動。
台中北區屬於都心區域,但老舊屋齡戶數卻位居全市冠軍,若進一步比對區域新屋供給量,不論是5年內新成屋,或是近5年來建商推案量,均在3,000戶「榮枯線」以下;房市專家認為,北區向來具備潛在換屋、置產需求,但因區域腹地稀缺,建商整合土地動輒需耗費數年,造就區域房市供不應求,新案銷售來的比各區更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