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近期推動《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修法,旨在強化租客權益保障,但此番立意良善的改革,在法律專家深度檢視下,卻可能成為引爆租屋市場供需失衡的導火線。宏道法律事務所律師陳冠甫提出明確警告,現行草案存在三大制度性漏洞,若照案通過,其過度傾斜的管制設計,不僅無法真正落實居住正義,更可能引發房東退場潮,最終將衝擊廣大租屋族群的權益。
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仍未鬆綁,台中土地交易量明顯明顯萎縮,都市計畫區內的住宅、商業用地價格甚至出現連兩季下滑。專家認為,打炒房政策削弱建商獵地信心,讓土地交易有感冷卻,台中在地業者則認為,若建商購地動能持續放緩,恐讓房市陷嚴重的供需失衡。
竹科園區客購屋置產需求旺盛,新竹與竹北的開發卻日益飽和,房市供需失衡不僅導致房價快速飆漲,買盤往周邊低價區移動的趨勢也愈來愈明顯。隨著新竹與竹北兩大蛋黃區新案房價紛紛站上7字頭,發展與竹北緊密相連且僅有一個交流道距離的新豐,近年挾著3字頭房價優勢成功吸納不少新竹外溢買氣。
全球獨立不動產顧問公司萊坊(Knight Frank)發布2023年亞太區物流倉儲報告,分析未來亞太地區物流倉儲市場的需求和供給。亞太地區的物流不動產持續供不應求,而標的建物的老化及節節高升的地價,更加劇供需失衡,進一步推升現有標的租金。在後疫情時代,倉儲物流的需求預期會回歸正常化,但供給量仍遠落後需求,口袋深的企業傾向開發商預定或自行購地興建,量身打造合適的物流倉儲空間。
上曜(1316)深耕台南多年,總經理宋育豪表示,台南房價上漲是供需失衡所造成,在地建商推案非常保守,因而供給量少,在台積電及外商公司進駐後,一下子湧入了大量有剛性需求的工程師,許多市區建案都是開賣就一屋難求,而郊區則是大量投資客買盤進駐,認為2023年房市會是「審慎樂觀」,南北房市會趨於平衡。
高力國際發布第二季土地及商用不動產季報,辦公室空置率創下歷史新低,僅3.08%;辦公室租金價格在1年內也成長2成以上。企業對於辦公室需求強勁,市場出現供需失衡。高力國際預估2023年辦公量體逐年增加後,將緩解辧公室供不應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