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三讀通過,開春就替房市投下震撼彈,專家分析,新法2大重點,包括禁止預售屋換約轉售與私法人購屋採許可制,目標都在打擊投機炒作,引導市場回歸正常機制,預期未來房市將以自用需求為主,對於不受政策影響的自住客而言,今年反而更有機會買到合理價位的好房子。
前幾年預售市場火熱,去年新建案的開工量寫下新紀錄,據內政部統計,去年住宅類開工宅數共145,647宅,總樓地板面積將近623萬坪,雙雙創下統計以來新高,與2021年相比,宅數年增11.7%、面積增加10.2%。
內政部統計月報顯示,2022年辦公室總核發建照面積約148萬平方公尺,相當於13棟101的開發量體,其中3~4月及10~12月,核發面積都爆出大量。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分析,開發商看好未來的商辦需求,不過市場也擔憂未來這些量體陸續完工後,恐怕也會對市場租金造成考驗。
為提升國有財產運用效能,財政部國產署釋出國有非公用不動產使用權進行標租,來達成活化利用,增加國庫及促進經濟發展。包括建立標租光電、標租文資及國有房地包租3項機制,結合民間資源共同活化利用國有非公用不動產;另外,上半年度將辦理首批國有房地包租公告作業,預計推出30戶,可望3月公告招標。
今年房市趨冷淡,立法院更在年初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禁止預售屋轉約及管制私法人購置住宅,部份區域將首當其衝受到影響,台灣經濟研究院總監劉佩真分析,台中市及新竹縣市將受到不小的影響,相較之下台北市會較為保值。
私法人購屋將受限制,市場多預期資金將轉往商辦市場,而建商在推案策略上也多有調整,不少將重心移轉到辦公室、廠辦類商品,信義全球資產今(30日)日即公布2022年台北市七大主要商圈辦公室空置率調查,結果顯示,台北市辦公室空置率持續下探,至第四季僅剩2.38%,刷新全年最低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