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地政局統計 112 年 9 月實價登錄量價動態,全市交易量共 842 件,較 8 月 921 件減少 79 件,減幅 8.58%,較去年同期 715 件,增加 17.76%;交易總額為 214.18 億元,較 8 月 231.35 億元減少 17.17 億元,減幅 7.42%,較去年同期 169.70 億元,增加 26.21%。
高力國際發布最新「 2023 年第 4 季商用不動產及土地投資市場調查」,交易市場依舊呈現兩樣情,企業自用剛性需求支撐商用不動產買氣,拉抬 2023 年總交易額至 1,370 億元,年增幅約 3%;土地市場的買氣則因各項管制措施未解禁,交易額持續萎縮,全年僅 1,284 億元,是 2018 年以來、近 6 年來的最低點。
按照規定,公告土地現值每年調整1次,且作為土地增值稅基礎,若無產權轉移或交易買賣,基本上沒有太大影響,而公告地價為民眾申報地價的參考,大約每2年重新規定地價。
在城市中擁有一片可供喘息放鬆的森林,是不少繁忙現代人最大的渴望,除了可以選擇公園綠地旁居住外,近來也有不少個案打造大基地、低密度開發案,而如北部豪宅「潤泰敦峰」,中部「富邦天空樹」、「漢宇雲森 SKYPARK ONE」、「雙橡園2279」更在廣闊的大面積基地上打造「獨棟建物」,為社區挹注永久價值,更具珍稀性,成為不少高資產族群爭相置產的標的。
「政府是最大的莊家!」政府賣地與不賣地都有議題可以炒,今年高雄市府最後一季抵費地標售,8標全數脫標,甚至其中高達29.8%左右的溢價率,對此房市專家李同榮質疑,高雄市政府帶頭炒地,墊高建商土地成本,對於無房族情何以堪。
雖然央行連續五季升息,房貸利率重回2%年代,不過房貸逾放率反而越來越低,今年第二季僅剩下0.07%,已連續8季跌破0.1%,專家表示,逾放率低代表房市體質還健康,而央行持續進行信用管制也對市場穩定性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