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平:台泥擺脫「傳統水泥」單一市場依賴 對管理不夠到位致歉
台泥董座張安平指出,台泥已擺脫對於傳統水泥單一市場的依賴,並為營業損失向投資人致歉。(圖/記者洪麗馨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洪麗馨/台北報導
台泥今(27)日舉辦法說會,坐在董事長張安平兩側的不再只是熟悉的台泥兩岸水泥事業體高階主管,而是掌管「歐非低碳水泥」與「歐洲充儲能源」的兩位外籍高階主管,等同直接回應了外界對台泥轉型與營運的關注。
過去二十年,台泥獲利高度依賴「兩岸水泥」傳統的「兩隻腳」,隨著中國產能過剩、市場內捲,加上台灣本業受到房地產不景氣影響,今日台泥在法說會上展示了土耳其、葡萄牙低碳水泥的高毛利表現,以及歐洲儲能業務的營收躍升。
事實上,張安平過去八年佈局的「第三隻腳(歐非水泥)」與「第四隻腳(新能源)」,已在關鍵時刻補位,成為台泥在傳統產業寒冬中,穩定集團營收與獲利的關鍵防線。張安平指出,「台泥已成功擺脫對單一區域市場的依賴,未來將持續以低碳為信任基礎,以智慧創造價值,邀請投資人共同參與這場兼顧商業利益與文明發展的轉型工程。」
「期許未來水泥廠是『會呼吸的文明系統』」,張安平並主動提到,今年台泥發生的意外比較多,我們在管理上針對供應商和管理都有不到位的問題,造成投資者損失、營業的傷害,我個人向所有投資者道歉。
台泥總經理程耀輝今日也表示,今年是個「不尋常的一年」,他直言:「今年有些事我們沒辦法控制,如地震、氣候、匯率;有些事我們本來應該做得更好,如設備與防災管理。」
不過台泥第三季單季毛利率突破兩成大關來到 23%,程耀輝表示,受惠於土耳其及歐非市場強勁貢獻,台泥目前有四足鼎立的營收結構,涵蓋台灣、土耳其、歐非及大陸四大市場,沒有單一區域營收佔比超過 35%,其中土耳其、台灣、歐非三大市場毛利率皆突破 28%,成功抵銷了大陸市場的逆風,顯示台泥已真正轉型為具備抗風險能力的跨國企業。
針對佔比已降至兩成的中國市場,程耀輝表示,台泥不等待政策,已超前部署縮減 14% 產能與精簡 20% 人力。他並引用股神巴菲特的名言形容,台泥的策略:「在逆風局面的時候,先讓企業變瘦,然後再讓企業變強。」
張安平強調,台泥已成功擺脫對單一區域市場的依賴,未來將持續以低碳為信任基礎,以智慧創造價值,邀請投資人共同參與這場兼顧商業利益與文明發展的轉型工程。

台泥今日舉辦法說會,由董事長張安平攜歐非主管說明營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