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利率飆 2.313% 創新高 新青安神話破滅 佔比險守 4 成

利率飆上 2.313% 創 17 年新高,新青安佔比降至 4 成,房市進入高成本門檻期 。(圖/記者鄭志宏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央行最新統計顯示,10 月五大銀行新承作房貸利率升至 2.313%,不僅單月上揚 0.019 個百分點,更創下自 2009 年 1 月以來、近 17 年的新高紀錄。最令市場震驚的是,利率攀高之際,新青安房貸占比同步下滑至 40.01%,反映政策效力減弱,首購族在高利壓力下「補貼紅利」被稀釋,市場資金緊箍咒逐漸收緊。
央行數據顯示,10 月五大銀行(台銀、合庫、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作購屋貸款金額為新台幣 551.36 億元,較 9 月增加 46.32 億元。央行官員指出,由於 9 月適逢農曆民俗月,導致部分房貸撥款遞延至 10 月,加上六都房屋買賣移轉棟數回升至 1 萬 6,989 棟,月增約 6%,帶動新增房貸金額略為反彈。然而,在成交量小幅回溫的同時,房貸利率卻升抵 2.313%,較上月增加 0.019 個百分點,改寫近 17 年新高。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葉盛指出,銀行在評估整體房市時,對潛在風險性的資產採取更保守態度,透過利率調升達到「以價制量」效果,挑選信用品質較佳的客群。
而昔日被視為房市救命仙丹的「新青安貸款」,如今光環也正在快速消退。根據最新數據, 10 月五大銀行承做新青安房貸金額降至 221 億元,佔整體房貸比重更從上月的 43.76 % 大幅滑落至 40.01 %,險些跌破 4 成大關。專家分析,首購族能享受到低利補貼的機會正在減少,隨著低利率的新青安佔比下降,市場上一般高利率房貸的比重自然增加,進一步拉抬了整體房貸利率水準,形成購屋族「看的到吃不到」的窘境。
市場觀察人士指出,對購屋族而言,房價雖在高檔盤整,中古屋市場局部修正,但整體跌幅有限,反而是貸款成本上升造成的財務壓力更為直接。以 1,000 萬元房貸、貸款 30 年計算,利率從 2.13% 上升到 2.313%,等同每月利息支出增加近千元,年化成本多出十餘萬元。
隨著美國聯準會維持偏緊的貨幣政策,以及國內銀行資金成本持續走高,短期房貸利率回落的空間有限,未來若佔比下滑的趨勢持續,新青安對首購族的誘因可能出現邊際遞減效應,這將使首次購屋計畫需要更謹慎評估資金調度與貸款條件。高成本時代下,房市成交或將面臨更長時間的量能修正週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