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管制卡死自住換屋族 業界聯手陳情鬆綁房貸與豪宅門檻

房市冷,房地產業者群起發聲,希望能鬆綁房貸與豪宅門檻。(圖/記者莊亞築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莊亞築/台中報導
房市這一波冷得不尋常,從代銷案場到街邊房仲門市全都冷到「瑟瑟發抖」,行內人苦笑,乾脆不要接案,去歐洲玩一個月,搞不好花的錢還比硬撐一個新案少,對前線從業人員來說,這不是玩笑,而是算過成本後的結論。
制度面同樣吃緊,大台中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榮譽理事長王至亮指出,目前央行對高價住宅貸款的認定門檻,台北市是7000萬元,新北市6000萬元,其餘縣市一律4000萬元,台中也被歸在這一組。
同樣總價的房子,台中自住與換屋族,反而比北部部分區域承受更嚴苛的貸款限制與稅負壓力,他強調,台中經濟、人口與稅收早已不再是「二線城市」,卻仍用較低的豪宅門檻來約束,不但沒有反映地方條件,也忽略台中長年承擔火力發電廠外部成本的現實,「台中不是要求特權,而是要求合理、對等的制度。」
房仲端也選擇集體發聲,台中市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林志雲表示,全聯會日前已率各縣市公會代表,拜會民進黨秘書長徐國勇,說明現行信用管制與房貸政策對自住換屋、青年成家與危老都更的壓力,並主張同步提升從業人員條件與資格備查,讓行業真正走向專業化。
他也提醒,少子化已不是「未來可能的問題」,而是正在發生的國安議題,政府在檢討房貸與信用管制時,應思考對願意多生育的家庭,依子女數適度放寬第二戶、第三戶貸款限制,讓真正有需求的家庭能住得更合適,而不是和短期投資客被同一套規則綁在一起。

從開發商、代銷到房仲與一般買方,如今都把目光投向中央,期待不合時宜的規範能儘速調整,而當各案場來客變少、案場變安靜,對業者來說,則是「每開一天門都在燒錢」,市區接待中心每月租金、人事與水電行銷費加總,動輒六、七位數,市場也傳出,小型代銷業者還會和建商討論將案場改成全預約制,有人預約才派人上班,或做1休1,用準無薪假的方式撐過寒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