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理站大變身公地活化「乾坤大挪移」 「德穗安居」動土

「德穗安居」今(17)日動土,為中央在中和推動的最大規模社宅,將與板橋監理站合建,展現公地活化的新典範。(圖/記者鄭志宏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國家住都中心今 (17) 日於新北市中和舉辦「德穗安居」社會住宅暨板橋監理站新建統包工程動土典禮,副總統蕭美琴親臨主持。該案為中央在中和區推動的最大規模社宅,將提供 339 戶居住單元, 總工程經費約 30.2 億元, 預計 2028 年完工。
這不只是一場動土,更是中央推動公地活化的「旗艦指標案」, 據了解,「德穗安居」採用高難度的「乾坤大挪移」模式, 成功整合交通部公路總局舊有的板橋監理站與教練場土地, 採分期、分區開發,此案亦是中和「莒光路社宅聚落」的關鍵拼圖。
住都中心董事長花敬群指出,「乾坤大挪移」的第一步是將原板橋監理站暫搬至教練場用地;第二步是在德穗安居基地合建地上 14 層的社宅與地上 7 層的新監理站;第三步是待新建工程完工後,釋出臨時監理站地作為社宅預留地。
副總統蕭美琴強調這是一場「三贏」:青年可安居、有全新廳舍的監理站提升服務品質,地方鄰里則獲得日照中心等公共設施;中和區地狹人稠、用地取得困難,推動社宅挑戰大,卻也最需要。
中和區地狹人稠, 向來是社宅推動的挑戰區,花敬群指出,中和反而是住都中心近年「實際興建戶數最多」的行政區,達 3,552 戶,已超越林口。 未來光是莒光路周邊,就將形成「社宅聚落」,包含今日動土 339 戶的「德穗安居」、 已興建 7 成,預計明年(2025)第三季完工招租的 296 戶「莒光安居」, 以及預計明年動土 260 戶的「德光安居」。 針對地方民代擔憂綠地、交通問題, 住都中心也展現溝通誠意,花敬群透露,南側的「德光安居」原規劃 626 戶,為順應里民保留公園綠地的需求,住都中心「主動縮減」規模至 260 戶,將土地留給地方使用。
立委蘇巧慧形容,新一代社宅的品質已「比我家還好」,住都中心的規劃包括地震監測系統、震後 1 小時產出結構報告、隔音地墊、當層排氣系統及一級能效家電等豪宅級配備。
內政部長劉世芳則表示,社宅政策已助百萬戶, 但在「北基桃」等都會區,「土地稀缺」仍是最大難題。 「德穗安居」的「乾坤大挪移」模式雖提供了新解方,但面對全台高達 91 萬戶的餘屋, 如何透過包租代管等政策將空屋引導至市場,將是居住正義的下一步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