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交易量最壞時期將過 專家:未來半年價跌量增

李同榮分析 10 月六都移轉數據,認為交易量最壞時期將過,未來半年將出現價跌量增格局。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10 月份六都房市移轉棟數出爐,數據可說是一片慘淡!根據六都地政局最新統計,10 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約 1 萬 6,989 棟,年減 13.51%,創下 2018 年以來同期新低紀錄,全年累計減幅更高達 26.63%,寫下歷年最大跌幅。
唯一的好消息是較 9 月增加 5.69%,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抓住這個微弱訊號,大膽預測「交易量最壞時期將過」,未來半年房市將呈現「價格跌幅擴大、交易量遞增」的趨勢。
從六都表現來看,南部兩大直轄市成為重災區,高雄全年減幅達 33.14% 居冠,台南減幅 32.4% 緊追在後,相對來說桃園市減幅 17.94% 表現最佳。李同榮表示,2025 年房市交易量表現如同 2016 年市場翻版,當年第一季房市交易量創下十多年新低,幾乎到達窒息量,但隨著價格跌幅逐漸擴大,交易量開始築底回升,今年第一季交易量僅 4 萬 8,028 棟,創九年來季交易量新低,全年預計落在 26.5 萬至 27 萬棟之間,將是九年來新低量。
李同榮進一步分析,房市交易量最壞時期將過的關鍵理由有三大面向。首先是「賣方氣弱,殺價取量」,2025 年交易量縮到近九年最低,賣方氣勢明顯轉弱,就如同上波下跌趨勢中的 2016 年,市場透過殺價取量讓交易量遞增,預期交易量至第三季已築底完成;其次是「政策可能局部鬆綁」,房市明顯降溫讓銀行法 72-2 條貸款水位下降,不動產貸款集中度趨緩,政策將不再緊縮,甚至可能隨全球溫和降息而鬆動,換屋市場一旦房貸鬆綁,雖然價跌但仍會吸引交易量回升。
第三則是「多殺多現象,觀望買盤進場」,未來交屋潮中將有不少投資客面臨高檔進貨的虧損壓力,形成逃命賣壓造成多殺多現象,反而會促使觀望已久的剛性自住買盤進場,加上股市 AI 熱潮帶動游資上升,有利資金移往房市流動。
李同榮強調,所謂「最壞時期將過」指的是交易量回升,而非價格上漲,反而是因為價格明顯下跌才促使交易量增加,2026 年房市仍會籠罩在價格下修陰影下,上半年跌幅會擴大,預期要到第四季才可望止跌,適逢九合一大選前政策關注下,房價只能止穩不可能迅速反彈。
在六都表現上,桃園、台中相對較佳,台北房價最抗跌,整體而言未來半年將呈現價格跌幅擴大但交易量遞增的市場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