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房退燒三房接棒 Q3成交結構翻轉「自住尺度」抬頭

重劃區單價走高,三房產品的平均總價普遍落在3,000萬元以上,成為家庭換屋的主力。(圖/記者莊亞築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莊亞築/台中報導
房市量縮,產品結構同步換檔。最新統計顯示,114年第三季三房壓過兩房;四房維持小量但未消失。7月兩房與三房分別為196與202戶,8月183與182戶,9月差距擴大為19與30戶,四房則為7月19戶、8月20戶、9月2戶,數據顯示,自住與換屋需求成為市場主力,成交推向「可長住」的三與四房。

資料來源:實價登錄、艾德霍克行銷彙整編製
重劃區單價墊高,使台中14期、單元二、13期等區域的40至50坪真三房與小四房,總價多落在約3,000萬元以上,買方結構由含投資屬性的兩房,轉為能承擔總價、且重視生活品質的家庭。
兩房在投資退場與租金報酬走弱下降速最明顯;三房因使用彈性與收納空間優勢,成為撐盤主力。四房節奏放慢但仍有剛需,消費者出手謹慎,但也並未絕跡。
市場面也應證,如14期洲際段推案「舜元悟野」以約47坪四房與39坪三房鎖定換屋客,訴求約3.35米挑高與18公分樓板,並整合籃球、羽球、高爾夫等運動社交場域,首批實價約3,300萬至3,800萬元。
單元二公益路首排「雙橡園1518」走大基地單棟與酒店御邸服務,實價揭露已逾百筆,最高單價約9字頭,13期昌明段「順天MR.L」主打約45至90坪三房到大三房,總價多在4,000萬元內,鄰八期生活圈,其他近期銷售成績不錯的案子,如西區「勤美之真」、西屯區「勝美上安」、北屯區「惠宇和慕」、南區「惠宇大沁」等,都有三房產品。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表示,當市場回歸理性,品牌建商的「企劃力與定位」是關鍵;高總價買方除了空間與配備,更重視「品牌信任」與「生活理念」,能清楚定義客群並創造差異化價值的建案,在盤整期通常展現更強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