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短期成交量「欲大不易」 四大房仲門市交易量已見分歧
四大房仲門市交易量年減幅收斂,甚至出現交易量年、月雙增。(圖/記者洪麗馨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洪麗馨/台北報導
9月適逢暑假結束,加上9月初新青安鬆綁以及延長對「先買後賣」換屋族售舊屋的期限,房仲業者指出,市場觀望的氛圍稍減,各大房仲門市交易量對比過去幾個月普遍在年減三成甚至四成以上,已有收斂,業者直言,在房市政策與大環境未大幅改變下,短期成交量仍是「欲大不易」。
據各大房仲業者自結9月門市交易量,台灣房屋、住商機構、中信房屋,月減幅約在4~7%之間,年減幅約為20~28%,特別的是,永慶房屋統計為月增4%、年增3%,成交量已見分歧。
根據永慶房產集團統計:與8月相比,台北市月增5%,新北市月增2%,桃園市成長3%,新竹縣市量增9%,台中市月增5%,台南市成長12%,高雄市則月增4%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9月適逢暑假結束,看屋、詢價活動回歸正常,不過,隨著美中貿易關稅政策尚未明朗,台灣經濟仍面臨不確定因素,促動部分屋主願意「降價促成交」,讓買賣方價格認知拉近,9月全台交易量較8月小幅量增4%。
台灣房屋整體月減3.8%、年減20.4%,其中桃園逆勢上揚,月增逾8.7%,和去年同期交易量持平,表現均為七大都會區中最佳。
「風災+錢荒,9月房市交易有志難伸。」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限貸令上路一年來各地交易哀鴻遍野,不過桃園重劃區低總宅供給多,在北台灣比價效應下快速站穩腳步,成為新青安、首購族的最愛。南臺灣去年受產業利多帶動投資買盤,但今年風向轉,雖物件總價低,但單價漲幅大,自住族群支撐力道有限,買氣仍遠遠落後去年同期。
住商機構則統計旗下加盟店成交件數後發現,全台各區域買氣均弱,全台量減5.8%,和去年相比,減少22.2%,年度減幅縮小。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指出,九月份理監事會成為市場矚目焦點,許多賣方態度觀望,不過因為買方貸款仍陷入困境,雖然行政院讓新青安貸款排除在銀行法72-2規定之外,但挹注有限,使得交易量欲大不易。
中信房屋統計內部成交件數,9月全台交易量相較於上月減少約6.9%,較去年同期減少約27.6%。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指出,當前房市仍處於築底階段,市場買盤以自住客與首購族為主力,多數民眾對房價回落仍有期待,追價意願偏低,與屋主心態形成拉鋸,交易量自然難以回升。此外,9月適逢央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召開,不少買方也在觀望央行是否將釋出新的政策動向,進而導致市場交易氛圍轉趨保守,交易步調隨之放緩。
展望後市,張世宗表示,從經濟基本面來看,台股表現亮眼,加上央行預估今年全台經濟成長率有望達到4.55%,顯示整體經濟景氣穩健,為房市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撐力。政策面也有新青安放寬及換屋族出售舊屋期限延長利多,儘管主要受惠自住客與首購族,但仍可為市場提振信心。後續房市走向,還需持續關注央行政策與貸款環境的變化,未來政策不排除有彈性調整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