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景麟攜手紙風車吸引5千人到場賞劇!深耕教育與藝文推動地方共好

清景麟教育基金會攜手紙風車劇團,於東區崇賢公園演出《寶莉回家》,吸引5千人到場觀賞。(圖/記者蘇茵慧)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蘇茵慧/台南報導
清景麟教育基金會今(28)日下午5點在台南崇賢公園舉辦大型公益劇場演出,邀請紙風車劇團帶來全新劇作《寶莉回家》,採免費入場、自由入座,吸引近5千名親子觀眾齊聚,將公園擠得水泄不通。自2018年起,清景麟已與紙風車合作近10場,累積超過3萬人觀賞,成為南部藝文推廣的重要推手。市長黃偉哲也到場支持,他指出:「藝術是孩子成長的養分,也是城市文化的底蘊。感謝清景麟讓更多孩子在劇場中體驗美好。」

清景麟教育基金會表示,紙風車 《寶莉回家》傳遞勇氣、選擇與愛的力量,是一齣兼具教育意義與藝術魅力的親子作品。(圖/記者蘇茵慧)
《寶莉回家》以冒險故事貫穿劇情,傳達勇氣、選擇與愛的力量;清景麟教育基金會表示,對孩子而言,劇場是不可替代的學習場域,不同於課本,劇場能帶來情感共鳴,啟發想像與創造力,培養孩子思考與判斷的能力。基金會主任楊理鈞強調:「藝術是孩子心靈的翅膀,能帶領他們看見更廣闊的世界。」不少家長也分享,孩子看完劇後會主動提問,甚至模仿角色語言與動作,這些都是藝術激發學習的最佳例證。
成立於2017年的清景麟教育基金會,長年投入教育、環境與藝文相關公益,曾在偏鄉舉辦義煮、發起植樹行動,也支持原住民合唱團出國比賽。每年更持續贊助紙風車進入校園與社區,讓更多孩子親眼見證專業劇場演出。在高度數位化的時代,孩子容易沉迷於螢幕,但藝術能讓他們重新感受真實連結,把劇場帶入公園與校園,不僅提供美感教育,也在共享體驗中,為社會累積更多溫暖與共鳴。
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理念,清景麟認為企業的價值不僅在於建築作品,更在於回饋社會。此次選址崇賢公園,既便利居民參與,也呼應清景麟代表建案「研森」主張的自然、人文與藝術共構理念,展現企業文化與公益實踐的結合。
董事長特助蔣恩平指出,清景麟教育基金會的行動,正是企業社會責任(CSR)的具體實踐。透過持續投入教育資源、推廣藝文、關注環境永續,清景麟希望成為社區的長期夥伴,而非單純的建設者。

台南市長黃偉哲肯定企業參與、公益回饋,讓社會有良善的循環。(圖/記者蘇茵慧)
市長黃偉哲致詞時也強調,台南是文化古都,藝術與人文是城市靈魂,若有更多企業長期參與,將為居民帶來更多幸福,也為城市注入持續能量。清景麟的行動,正是企業回饋社會、厚植文化的最佳示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