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 建商不僅推樂齡宅進而打造全齡友善社區
除了養生村與樂齡宅,將捷提出原居安老,打造全齡友善社區。(圖/記者周志長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洪麗馨/台北報導
今年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的人口將達到468萬人,佔總人口的20.8%,每五個人中就有一位是老年人口,退休後要住哪,已成為近年一大議題,養生村與樂齡宅的討論度更是熱烈,而現在也有建商喊出,房子本來就該能直接住到老,因而結合產業推動「原居安老」。
進入超高齡社會,台灣卻只有15萬床住宿式長照機構,而台灣的不動產自有化高達90%,如何讓住家或社區成為可以好好陪伴民眾到老的地方,或許是超高齡社會的長照解方之一。
台灣照顧產業年度盛事「第六屆台北國際照顧博覽會」正式登場,今年以「照顧串聯」為主軸,匯集超過450家廠商、800個攤位,共同打造亞洲最具影響力的照顧產業平台。
副總統蕭美琴出席時提到,台灣高齡化、人口少子女化非常嚴重。進入超高齡時代,照顧者的壓力也是焦慮來源,安老是每一位台灣人都無一倖免的人生課題,因此如何有品質、有尊嚴且健康的安老,是大家共同的目標。
從多年前開始規劃全齡住宅的將捷集團,此次也展出其訴求的「全齡友善社區」,將捷集團執行長林莉婷就表示,是要回歸通用設計的精神,讓不同年齡、生活階段的人都能自然適應地使用空間,結合健康、智慧與無障礙理念,打造全齡友善的住宅藍圖。
想到老了之後要移居到哪邊,除了樂齡宅、養生宅選擇,其實也能選擇在自己的房子就能安居到老。以此為目標,林莉婷同時也擔任了台灣銀髮產業協會理事長,以建築回應社會議題,林莉婷說,「單由地產單一產業來做,只能做到局部,因此跟其他產業一起,提出完整的社會解決方案。像協會就橫跨13大產業,大家一起合作來推動原居安老的社區力。」
林莉婷舉例,將捷專利設計的自動升降門檻,讓玄關門能無障礙通行,目前已有超過1千戶使用,也開發出APP串聯所有生活所需,現在住戶最常使用的就是報修和照護諮詢的服務,一站式的解決住戶所需,還有打造無動力的全齡友善健身房,以慢速、行走式的無動力器材,提供特殊需求或高齡者維持既有運動,以及不管幾歲都能用的智能地墊,結合感測科技為樂齡運動增添趣味。
提出全齡友善宅的概念,林莉婷進一步提到,接下來的案子,目標也會以打造全齡友善社區為主要發展,以團隊的一條龍服務結合產業,從居住安全、健康、生活服務到社區照護,為原居安老提供解方。
副總統蕭美琴出席博覽會時表示, 安老是每一位台灣人都無一倖免的人生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