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退了!房仲業開始「汰弱留強」 不動產經紀業備查家數首見減少
據內政部最新統計,不動產經紀業備查家數出現近3年來首見減少。(圖/記者洪麗馨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洪麗馨/採訪報導
限貸令下,房市交易量跌破谷底,也使房仲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驗,先前即傳出傳統6%的高佣金模式逐漸鬆動,有業者甚至打出破盤價,試圖殺出血路,僧多粥少的局面,也使不動產經紀業備查家數,首度出現減少,終結了自2023年1月以來連續31個月的增長趨勢。
過去幾年,房價持續攀升,市場交易熱絡,不動產經紀業也隨之迅速擴張,不過,近一年來市場明顯降溫,房仲業的展店步伐也逐步放緩。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全國不動產經紀業備查家數為9,294家,較7月底的9,301家減少7家,減幅雖不大,卻為近3年來首見減少。
對此,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表示,雖然單月下滑幅度不大,但具指標意義,代表過去房市過熱的氛圍已經消退!若市場買氣遲遲沒有回升,房仲業勢必將加速進入「汰弱留強」的階段。
觀察近一年不動產經紀業備查家數變化,去年11月以前,每月仍有40、50家的增長,但自央行推出第七波打炒房及銀行房貸限額後,房市急速降溫,疊加國際政經局勢的不確定性,不僅加重了消費者的觀望情緒,也促使業者放緩進場步伐,不動產經紀業擴張動能明顯減弱。
莊思敏指出,由於退還營業保證金需時1至2年,備查家數與實際市場狀況之間可能存在一定的時間落差,這也意味著,真實市場的冷凍程度,恐怕比帳面數字所顯示的更為驚人。
不過,即便不動產經紀業備查家數出現下滑,但數量仍處於歷史高檔,目前房市交易量大幅萎縮,市場呈現僧多粥少的局面,競爭依然相當激烈。
莊思敏說,許多資深業者憑藉其豐富經驗、扎實專業與穩健財力,尚能堅守崗位、靜待下一波市場契機。部分過度依賴投資客案源或現金流不足的門市,很可能在這波盤整期中率先退出市場。另外,一些原本計劃開設新店的投資者,也已轉趨保守,態度更加謹慎。
近期政策面雖有利多消息,包括行政院鬆綁新青安、央行延長換屋族出售舊屋期限等,為市場注入些許信心,但不動產貸款總量管制仍未鬆綁,信用管制措施也持續。
莊思敏指出,9月18日央行理監事會議的決議,將成為影響房市走向的關鍵,若央行政策未見調整,房市表現也很難樂觀看待。至於房仲業的後市發展,一切仍取決於交易量能否回穩,若交易量持續低迷,的確不排除加速門市關店與從業人員轉職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