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貸令苦了消費者、建商也喊苦!董座曝:銀行貸款貸不到、全數「無條件解約」
交屋面臨貸款問題已是購屋族最大難題,連帶解約量也直線上升。(圖/示意圖,記者洪麗馨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洪麗馨/採訪報導
「限貸令」下,民眾從排隊等撥款,到面臨貸款成數已不足七、八成,甚至有銀行首購利率已破3%,房貸貸不到以致於無法順利交屋,已是購屋族最大難題,上半年全台預售屋解約件數更已達1339件,已為去年全年1851件的七成,內政部也證實信用管制後,每月平均解約件數從144件增加為240件。
事實上,依內政部《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規定,買方違約,賣方最高不得沒收超過15%總價金額,但該沒收的金額若超過已繳價款者,則以已繳價款為限,買賣雙方並得解除本契約。換言之,如果買一間2000萬的房子,要解約退戶了話,建商最高可以沒收300萬的違約金。
實務上金額還是以與建商協商後為定,不過,屏東推案量最大的中洲建設董事長黃啟倫即表示,「現在交屋的客戶確實不少面臨到貸款不足的問題,而我的作法不僅不收15%違約金、客戶已繳的自備款我也是全退!」
黃啟倫更透露,近期就被退了1、20戶,「我都全退!因為公司是做長久的品牌經營,做生意眼光要放遠。再來這是政府限貸令的問題也不是消費者願意走到的選項」,他也坦言,房市買氣在內外夾攻之下確實急凍。
另外,建商更頭痛的問題,還有央行的18個月限期開工問題。黃啟倫不諱言,「就如大家所說,現在是開工也掛、不開工也等著掛,所以開始有越來越多中小型建商撐不下去,資金暴雷。」
現階段房市買氣大降溫、銀行融資排撥卡關,尤其央行限期開工令,也使建商不得不開工,又面臨缺工、營建成本攀升,建築品質把關難度也跟著提升。
央行於第四波信用管制中規定,建商購地貸款最高成數為5成,並保留1成動工款,要求借款人切結於一定期間內動工興建,並在2022年1月公告限購地18個月內動工,否則金融機構將逐步收回貸款,並採階梯式加碼計息。
此規定使不少建商吃足苦頭,政策至今仍未鬆綁。黃啟倫即舉例,「手上過去買的土地,超過期限未開工,就被銀行要求還款三成,資金壓力立刻湧上,但也只能咬著牙每個月付數百萬的還款金額。」
他建言,其實銀行受限於銀行法72-2條放款30%天條也並非不能解,如果將都更危老與新青安貸款排除在銀行不動產放款水位裡,以及鬆綁18個月限期開工,不然銀行雨天收傘,中小型建商暴雷,最終還是苦了消費者,傷害了整體經濟,屆時硬著路了,政府就算要救也不一定救得回來了。
屏東推案量最大的中洲建設董事長黃啟倫透露,「現在交屋的客戶確實不少面臨到貸款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