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炳立:2025房市是「最後的火車站」到底還能不能上車?
顏炳立以「最後的火車站」形容今年房市,指出因新青安緣故炒熱的蛋白、蛋殼區房市,最終還是得回歸現實。(圖/記者蘇茵慧)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蘇茵慧/台南報導
在繼2024年9月信用管制後,被市場形容台灣房地產走進冷凍庫,而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在20日的「限貸令專題」演講中提到,今年房市若以一首歌形容,那就是「最後的火車站」,歌詞前半段講新青安市場、中間在形容自用買方,最後則是在講投資、投機客,過去新青安的買氣已成回憶不可追,Q3將持續觀望、盤整、價修,預估全國買賣移轉棟數下探28萬棟,為近十年低點。
顏炳立直言,2024年的交易量能主要仰賴銀行資金與政策補貼,並非剛性需求,隨著限貸措施發酵,投資與投機買盤已全面退場,僅剩自用買方觀望等待價格回落。市場氛圍由「追高」轉為「惜售與觀望」,成交停滯,並形容代銷仲介業者就是「阿湯哥」,在執行徒勞奔走的「不可能的任務」。
至於價格要修正到什麼階段,抑或是該怎麼打破僵局?顏炳立說,新青安讓許多蛋白區賣蛋黃區價格,等到區域修正對應到合理的價格時,才能有打破僵局的可能,「目前許多蛋白區、蛋殼區的價格,處於Lululemon產品賣LV價,而新青安就像泡泡瑪特,透過貴婦名人包裝行銷,以收藏增值包裝炒作事實。」
至於大眾期盼的崩盤,顏炳立斷言那是不可能,畢竟銀行開門做生意,貸款難度增加、利率增加,但不至於會斷頭,因此只有能不能接受貸款條件跟時間,沒有貸不到款的問題。
顏炳立提醒,目前房市雖不至於斷頭,但高價區產品面臨更大壓力,他建議建商應調整策略,包括讓利促銷、增加交易條件彈性,並轉向租賃與包租代管等新藍海市場,並分散風險可聚焦AI、半導體產業帶動的廠辦與辦公需求。
展望下半年,他認為房市將持續冷清,交易量難見明顯回升,市場將逐漸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唯有回歸合理定價與產品規劃,才能在寒冬中留住買氣,避免錯過這班「最後的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