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屋解約潮攏是假 內政部數據打臉:6 成 6 都是多戶持有者在玩

預售屋解約潮攏是假 內政部數據打臉:6 成 6 都是多戶持有者在玩

預售屋解約潮攏是假 內政部數據打臉:6 成 6 都是多戶持有者在玩

預售屋解約潮攏是假    內政部數據打臉:6 成 6 都是多戶持有者在玩

內政部公布最新預售屋解約數據,顯示市場並未出現恐慌性解約潮,反倒是多戶持有者操作的比例偏高。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房市真的要崩了?最近市場上預售屋解約、房仲倒閉潮的風聲又急又響,讓不少小散戶心驚驚,但內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恐怕要讓一堆等著看好戲的空頭大失所望。根據地政司報告,「解約潮」比例極低,只占總交易量的 1.1 %,解約的買方中,更有高達 6 成 6 是擁有多戶房產的持有者,戳破了市場恐慌性拋售的假象。


攤開地政司的最新統計,從 110 年 7 月至 114 年 6 月,全國預售屋買賣案件中,解約數共計 4418 件,自從去年 9 月央行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後,每月平均解約件數約 240 件,確實比管制前平均增加了 144 件,但增幅主要集中在交易火熱的桃園市、台中市及高雄市,每月平均分別增加 38 件與 36 件;然而,若將此數字放到 40 萬件的總交易量中來看,解約佔比僅 1.1 %,與其說是「襲捲全台的解約潮」,不如說是市場回歸冷靜的微幅波動。


地政司長林家正指出,追根究柢,解約的原因也並非全然是受到央行管制衝擊,從申報資料中觀察,不少案例是買方因換戶、增加車位等需求,先解舊約再簽新約;也有部分是因個人資金調度困難或工作地點異動等因素。有趣的是,在全國 4129 位解約的買受人中,有高達 6 成 6 的比例,本身就持有或購買多戶房產,與其說是自住客的恐慌性斷頭,更像是部分投資操作下的資產調整,解約只是假象。


至於另一項市場憂慮的房仲「倒閉潮」,數據同樣是過度渲染。內政部次長吳堂安說明,回顧 110 年至 113 年房市交易熱絡期間,不動產經紀業者如雨後春筍般開業,每年平均淨增加 515 家,隨著 114 年上半年房市降溫,新開業家數雖趨緩,上半年仍有 371 家新開張,歇業 305 家,全國總店家數來到 9293 家,依然呈現 66 家的淨增長,市場只是從高速擴張期轉為穩健發展,距離所謂的「倒閉潮」仍有相當大的差距。


數據顯示,市場正從過去的非理性繁榮逐漸降溫,走向更為健康的結構調整,主管機關強調,將持續督促銀行優先承作自住首購族的貸款,並已設立申訴窗口處理相關爭議,在央行貨幣政策持續緊縮的陰影下,這股看似平靜的解約微風,未來是否會演變成撼動市場的風暴,仍是所有買賣雙方屏息以待的焦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