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到破紀錄 老闆上半年狠砸 50 億掃貨

買到破紀錄 老闆上半年狠砸 50 億掃貨

買到破紀錄 老闆上半年狠砸 50 億掃貨

買到破紀錄   老闆上半年狠砸 50 億掃貨

當市場還在觀望,真正的老闆們早已出手「掃貨」新商辦,一戶近 2 億只是入場券,用新台幣的厚度,為企業的門面燙金,也為資產的未來保值。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住宅市場還在糾結,但老闆們的錢早已奔向商辦,簡直是兩樣情!你沒看錯,根據最新實價登錄,位在北市信義安和站的捷運共構案「首泰信義」,今年 4 月中樓層就以每坪 195 萬元成交,總價高達 1.87 億元,直接刷新該社區單價天花板,買家是來自紡織業的法人。不只蛋黃區夯,就連內湖五期重劃區,完工不到一年的「國揚洲際企業總部」,3 月也有投資公司以總價 1.38 億元、每坪 73 萬元入手。


新型商辦的吸金能力超乎想像,統計 2025 年上半年,光是台北市屋齡 5 年內的新商辦,就成交了 40 件,總金額將近 50 億元。其中,內湖區以 16 件交易量成為全市最火熱的戰區,光是「國揚洲際企業總部」一座社區,今年就有 12 筆交易,其中最豪氣的買家,就是知名家電代理商恆隆行,一口氣砸下 10.57 億元包走 8 戶。而單價王則由大安區「首泰信義」的 195 萬元奪下,一戶總價動輒破億,成為近年企業主追捧的「蛋黃區新豪辦」。若論單筆總價最高的交易,則是台灣人壽以 14.7 億元買下虹典人文科技大樓。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分析,這波商辦熱潮呈現出「M 型化」的趨勢,蛋黃區與新興區各有擁護者,大安區擁有精華地段與便捷交通的絕對優勢,對於注重品牌形象、需要鄰近高端客戶群的企業來說,即便價格高昂,但其保值性與指標意義,依然讓老闆們趨之若鶩。


反觀內湖,西湖段、文德段一帶的辦公大樓已趨飽和,新供給多集中在舊宗段和五期,且以廠辦類型為主,單價更為實惠,加上可售戶數多,特別吸引需要大面積設立總部、追求高 CP 值的大型企業進駐。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則從產品面點出新商辦熱銷的三大關鍵。首先是「硬體規格升級」,新商辦普遍配備節能與智慧建築系統,更能符合國際級企業對 ESG 的嚴格要求。其次是「商辦小宅化」的趨勢;尤其上半年百坪以上交易雖有 17 筆,但 30 坪以內的小坪數商辦也有 10 筆交易,佔了三成之多,這類產品多集中在中山、大安區,總價約 3 千萬上下,低門檻吸引了自用型和置產型買方投入。


最後,「交通便利性」仍是不敗的硬道理,無論是為了員工通勤還是客戶拜訪,捷運共構或鄰近站點的商辦,出租率與指名度始終居高不下,自然成為企業主的首選,如今台北市核心區土地供給稀缺,具備地段、規格與品牌優勢的新商辦物件,在市場上奇貨可居,價格支撐力道強勁。


張菱育認為,除了內科,目前正在全力開發的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北士科),磁吸了大量科技業與傳產的換屋需求,也吸引了資金雄厚的投資人提早卡位,預期將成為下一個企業總部進駐的熱門戰區,改變台北的商辦地理版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