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餘屋壓力山大!六都五大餘屋區 這都就佔三席
六都迎交屋潮,待售新成屋創統計來新高,面對市場買氣急凍建商有壓力了。(圖/記者洪麗馨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洪麗馨/台北報導
買氣凍迎交屋潮,近期建商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市場壓力!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去年第四季全台待售新成屋住宅數量高達111,085宅,首次突破11萬宅大關,創下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歷史新高。從六都各行政區待售新成屋數量排行來看,以桃園市龜山區4,737宅居冠,其後分別為台中市北屯區4,446宅、桃園市中壢區3,930宅、新北市板橋區3,526宅、桃園市桃園區3,370宅。
對此,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這些餘屋較多的區域,多為過去幾年重劃區多且推案量大區域,隨著房市有感降溫,這些地區的新成屋賣壓也相應加重,未來房市走勢需密切關注。
以實價登錄對比五大餘屋區,今年上半年,桃園市龜山區新成屋的成交單價約為43.7萬元,較去年上半年的41.7萬元上漲4.8%,顯示當地雖然供給量較大,但因交通優勢與產業發展利多,仍能持續吸引買盤進駐,對區域房市亦產生支撐效果。
新北市板橋區和桃園市桃園區同樣也維持小幅上漲的趨勢,平均房價年漲幅分別達5.3%及2.5%,兩區皆為交通便利、生活機能成熟的精華區,自住需求穩定,房價自然更具韌性。
莊思敏表示,並非所有推案熱區都能維持房價漲勢,台中市北屯區雖為中部房市交易熱區,但今年上半年,區域新成屋的平均房價僅38.5萬元,較去年同期的41.4萬元下跌7%,桃園市中壢區也出現小幅修正,房價從41萬元降至40.1萬元,回落2.2%。
在第七波打炒房之後,建商餘屋貸款成數降至3成,加上囤房稅的壓力,導致建商資金調度大幅受限。莊思敏進一步指出,銀行房貸額度縮緊、川普關稅戰等利空資訊又接踵而至,整體房市買氣急速降温,投資客紛紛撤場,自住客也趨於觀望,建商正面臨「去化」與「資金」的雙重考驗。雖然短期內多數財務體質穩健的建商仍會選擇堅守價格,但若買氣遲遲無法回溫,部分供給過剩的新興重劃區及外圍蛋白區勢必將首當其衝,房價也不排除將會出現鬆動。
莊思敏建議,有意購屋的民眾現在反而是進場議價的好時機,特別是許多在《平均地權條例》上路前購買預售屋的屋主,可能會因市場變化而調整售價策略,甚至會以「平轉」的方式離場,而有更多的選擇空間和價格彈性。不過,考慮到當前房市仍處於盤整階段,購屋還是保持審慎,切勿盲目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