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大門敞開 外資熱錢湧入 打造亞太製造新天堂

菲律賓大門敞開 外資熱錢湧入 打造亞太製造新天堂

菲律賓大門敞開 外資熱錢湧入 打造亞太製造新天堂

菲律賓大門敞開    外資熱錢湧入 打造亞太製造新天堂

台商新解方,菲律賓大開投資紅盤,成為亞洲製造新星。左為仲量聯行投資部資深副總經理吳瑤華,右為菲律賓 Aboitiz Infra Capital 商業戰略團隊負責人 Monica Lorenzana Traiano。(圖/記者鄭志宏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美國最新關稅政策讓台灣產品面臨嚴峻挑戰,不少台商正加速海外布局,瞄準東協市場降低風險,菲律賓憑藉獨特的優勢,正迅速躍升為亞太區的投資新寵,吸引全球製造業的目光。國內商仲龍頭仲量聯行攜手菲律賓最大工業園區開發商 Aboitiz InfraCapital Economic Estates(AIC EE),共同剖析菲律賓的投資環境,預期將為台灣企業指出一條新路徑。


全球供應鏈重組,加上美國祭出的關稅政策,讓東南亞成為企業尋找新生產基地的戰略要地。仲量聯行觀察到,過去相對低調的菲律賓,如今已憑藉其豐沛的年輕勞動力、友善的經商政策,以及逐步完善的基礎設施,成為備受矚目的新選擇。


菲律賓政府近年來針對外資政策有重大突破,2022 年通過的《外國投資法》修正案,大幅放寬外資限制,製造業、出口企業,甚至部分科技業都已開放 100% 外資持股,簡直是為外國企業在當地投資鋪上紅毯;更別提零售業的外資持股門檻,已從 250 萬美元大砍至 50 萬美元,加上電信業、國內航運、鐵路、捷運和航空運輸等過去設有 40% 持股上限的產業,現在也全面解禁。


這些都是吸引全球熱錢湧入的關鍵因素。根據菲律賓統計局資料,2024 年前三季核准的外國直接投資金額已高達 86.65 億美元(約 4,858.6 億披索),其中製造業更是最主要的投資標的。目前,菲律賓經濟區管理局(PEZA)管理的經濟特區中,已有超過 100 家台資企業成功落地營運,光是台灣企業累計投資金額就達到 334.7 億披索(約 173 億台幣),創造了超過 31,000 個就業機會。


在基礎建設方面,菲律賓政府正大力推動「Build Build Build」基建計畫,目標提升全國交通與能源網絡。例如,美國貿易發展署(USTDA)日前就與菲律賓政府簽署協議,透過技術支援,協助興建連結蘇比克、克拉克、馬尼拉、八打雁四大港口的 SCMB 鐵路,這將大幅降低企業的運輸成本與時間,經濟特區內的廠房更是做了特殊設計,不僅墊高以防範水患,還建置了獨立電網或備援系統,即便颱風來襲,也能確保高耗能產業穩定生產,這些都大大增加了投資者的信心。


數位經濟也是菲律賓的一大亮點,其國民英語能力位居亞洲第一,加上年輕勞動人口充沛,非常適合發展業務流程外包(BPO)和製造業,菲律賓在 2025 年的聯合國全球調查報告中,數位與永續貿易排名更是高居亞洲第二。這些條件促使 Epson、英特爾、三星、華碩、緯創、日月光等國際科技大廠紛紛在當地設廠,產業聚落的效益正逐步顯現。


談到製造業,菲律賓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浪潮下,已成為國際大廠眼中新的生產中心。電子產業佔菲律賓總出口額近五成,半導體、電子零組件、消費性電子產品等都是主力. 在 Aboitiz InfraCapital 經濟地產旗下的園區,已成功吸引超過 250 家企業進駐,累積投資金額達到 1,670 億披索,創造逾 10 萬個就業機會。其中,金寶電子與豐善印刷等台資企業,更是大幅擴展,展現對菲律賓投資環境的高度滿意,菲律賓勞動力不僅年輕、英語普及率高,每日法定工資約新台幣 380 元,相較於其他東協國家更具成本競爭力。


能源結構多元化也是菲律賓吸引綠色投資的關鍵。地熱、太陽能、水力、天然氣及再生能源等發電方式一應俱全,政府更設定了 2030 年再生能源佔比達到 35% 的宏偉目標。配合 100% 外資持股的開放政策,讓國際投資者可以毫無限制地投入再生能源項目。


菲律賓經濟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2024 年 GDP 成長率達 5.7%,預估 2025 年將維持在 5.5% 的高成長動能。年輕且具競爭力的人才優勢、開放自由的投資環境,以及位處東協中心的戰略位置,都讓菲律賓成為台灣企業拓展東協市場的最佳跳板。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