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貸令」自住客求貸無門 專家提避免資金斷鏈最好先做這些準備

「限貸令」自住客求貸無門 專家提避免資金斷鏈最好先做這些準備

「限貸令」自住客求貸無門 專家提避免資金斷鏈最好先做這些準備

「限貸令」自住客求貸無門 專家提避免資金斷鏈最好先做這些準備

不少今年交屋的消費者,面臨貸款成數與預期有落差的情況,而有解約風險。(圖/記者洪麗馨攝)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洪麗馨/採訪報導

 

消基會日前直指消費者買預售屋,因「限貸令」而引爆解約潮,民眾資金缺口高達數百萬元,對於多數家庭已形同斷頭一擊,發聲疾呼政府須正視制度與市場脫節的現象,專家則指出,避免遇到資金斷鏈,先了解區域房貸成數與個人信用狀況,提早做好準備。

 

今年迎來交屋潮,卻遇到銀行滿水位,貸款難以「貸好貸滿」,不少是新青安政策上車的首購族,如今遇到貸不到八成,而有解約認賠危機。消基會提到,政策轉彎雖屬常態,但對消費者而言卻是晴天霹靂,更有許多早在2021~2023年間簽下預售屋合約的自住型民眾,原先規劃以7至8成的房貸順利交屋,卻在面臨實際交屋時,被銀行告知僅核貸6成5、甚至更低的貸款比例。

 

寶和建設財務長王董騏即提到,一般代銷為了順利賣屋,常會在口頭上向客戶保證貸款成數,這樣就容易遇到交屋與原預期狀況落差過大的風險。

 

避免資金斷鏈,王董騏透露,銀行在承作個人房貸前,會先評估每個地區的房貸區域屬性,「倘若你買房位置屬於個別銀行承作房貸的B級區或C級區,自然就很難順利貸到8成或談到好的房貸利率。」

 

他建議,今年如果有交屋或是買房,可以多找幾家銀行比較、評估貸款條件,個人先提供完整存款、貸款等相關資訊,金融機構就能夠在不查聯徵的情況下進行房貸條件評估;再者,面對銀行貸款成數不足,很可能還有個人財力不足的因素存在,此時也可以找家人「作保」來增加銀貸成數。

 

至於銀行水位何時能鬆綁,王董麒認為,歷經近2年的資金緊縮,銀行逐漸補足貸金水位,加上同年底的縣市長選舉因素,「2026年的第三季後才有可能出現銀行資金稍微鬆綁的機會。」他提醒,在2024年後買預售屋的民眾,最好提早準備一筆週轉金來因應貸款時的資金缺口,避免造成交屋時有違約風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