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詐騙翻新套路 每3分鐘1詐案 別讓騙子撬走你家
富比士地產王資深記者潘裕宗/報導
台灣詐騙集團猖獗,光是2025年5月一個月內,就造成高達新台幣87億的財物損失,平均每天516人受害,每3分鐘就有一件詐案正在進行。除了常見的假帳戶匯款、車手盜領,房地產詐騙更是「撬走你一生積蓄」的無聲奪命手法,其中「台版地面師」所施行的偽繼承與假調解案件,更令人聞之色變。
台北市地政局近日揭露一樁堪稱「史上最強地產詐騙案」,由多達44人組成的龐大詐騙集團,橫跨不動產業者、律師、公證人、地政人員甚至警界人士,犯罪手法精密如電視劇《地面師》,專以偽造遺囑與公證程序詐取無主遺產,非法所得高達1.5億元。台北地院7月4日做出判決,關鍵律師求刑25年。
該集團鎖定「未繼承房產」作為詐騙標的,主嫌蔡尚岳透過各地里長通報獨居老人身故,再由共犯律師偽造遺囑,串聯地政機關人員協助申辦假繼承。整起詐騙案若非地政局承辦人員察覺多起申請案中「申請人名單高度雷同」,恐怕仍在體制內持續擴散,難以查覺。
案件核心人物、律師蔡鴻燊,不僅身兼民間公證人,更直接利用職務之便,協助偽造「代筆遺囑」與「公證遺囑」,讓整起詐騙流程具有法律外觀,從地政程序過戶到實際資產轉移皆順利完成。他本人雖僅參與其中三案,分得贓款890萬元,卻因角色關鍵,被法院重判25年,遠高於主嫌蔡尚岳的14年刑期。
地政局指出,該詐團仿如「功能齊全的詐騙事業體」,犯罪流程高度標準化:
1.由里長通報獨居老人過世資訊
2.警員或地政人員查詢屋主個資與不動產資訊
3.律師出面偽造遺囑並擔任公證人
4.地政機關辦理繼承與過戶
5.詐得資產後變現牟利
全案共涉及11起不動產詐欺案,其中7件已成功將房產過戶、得手近1.5億元,4件則在申請階段遭識破未得逞。北市地政局指出,最初由承辦人員發現多起案件中「繼承人名單重複」,便立即呈報政風室,並主動移送檢調偵辦,是全案得以曝光的轉捩點。
內政部後續強化「地籍異動即時通」服務機制,提醒全台民眾,凡持有不動產者皆應主動設定通知機制,並指定信任聯絡人,確保任何過戶、抵押、信託或拍賣程序一旦發生,即能即時掌握動態,防止詐騙集團有機可乘。
涉案律師蔡鴻燊一審遭台北地院判刑25年。(圖片來源:蔡鴻燊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