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場變豬展館!台中「嫌惡設施」翻轉成藝文新地標
台中市府攜手麗明營造打造藝文新地標,北區肉品市場將變身成小豬藝文基地,市長盧秀燕(左)與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簽約象徵工程啟動。(圖/記者莊亞築攝影)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莊亞築/台中報導
台中市北區昔日令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肉品市場」,隨著屠宰業務於2021年正式終止,從長年抗性的房價凹陷區,逐步轉型為藝文與住宅並進的生活地帶,今(30)日台中在地企業麗明營造宣布將出資2億元,捐贈給台中市政府,打造「小豬藝文基地」,除整建拍賣館原址外,也將新建展示館,工程預計明年完工。
「小豬藝文基地」設計細節也正式曝光,由原屠宰場拍賣館改建的「拍賣館小劇場」及新建的「麗明.豬展示館」構成,前者保留建築既有結構,轉型為可容納約300席的表演空間,後者則展示肉品市場歷史脈絡,並定期展出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歷年收藏、超過13,000件豬主題藝術品。
事實上,麗明企業長期投入城市建築,台灣不少地標性建築都是出自麗明之手,如近期落成的逢甲大學共善樓、台中國家歌劇院、台中市新市政大樓、故宮南院等,正在興建的台中巨蛋等都是麗明營造的作品,除了專注本業外,吳董事長亦熱衷藝術收藏,30年來於全球搜集各類豬造型藝術品,是台灣相當知名的「小豬」藏家,未來在「麗明.豬展示館」中,他將與大眾分享這些讓人喜悅、溫馨且療癒的收藏。
吳春山指出,藝術是企業最好的名片,過往參與這麼多公共建築的打造,讓他深刻感受到,只要有一個地標型空間誕生,市民就會感到光榮。
該案由建築師姚仁喜操刀,建築設計核心以圓形為理念,象徵圓滿與共融,姚仁喜指出,從空中看其實像一顆愛心,「代表台中人的心,永遠跳動。」
小豬藝文基地模型,從上方俯瞰是一顆愛心,建築師姚仁喜說,這象徵台中人的心,永遠跳動。(圖/記者莊亞築攝影)
他希望,透過空間重新演繹的方式,將過往帶有強烈負面記憶的場域轉化為具祥和與生活連結感的正面力量。
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台中肉品市場啟用於1980年,隨環境變遷,市府於2021年全面終止屠宰業務後,啟動原址分區、分期重建,至今已陸續完成「豬事圓滿公園」、興建社會住宅「北區豬事圓滿好宅」,如今再加上麗明營造企業捐建的小豬藝文基地,三大轉型案齊步推進,象徵基地價值重塑邁入新階段。
根據市府財政局資料,目前場址內仍有5筆、合計2,623坪土地尚待活化,市府已著手籌備招商計畫。盧市長透露,該案很快將公告招標,預計將引進民間投資,導入更多元使用機能,完整補齊區域機能拼圖。
如今走進台中肉品市場原址,過去印象中的屠宰場景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開放式綠地、公共設施與居民互動空間,當地居民表示,早期因屠宰場運作的關係,被公認為是嫌惡設施,房價明顯低於周邊行政區,然而近年隨著市政推動與企業投入建設,生活品質明顯提升,「若是十多年前就購屋,如今已是坐享房產增值的最大受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