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殺到企業錢往哪跑?「這資產」成新寵兒
關稅戰火四起,企業資金大挪移,商用不動產成為避險新寵兒。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全球經濟迎來 2025 年巨變,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讓全球貿易秩序大洗牌,更讓無數企業面臨供應鏈重組與營運成本飆升的雙重壓力,面對這波經濟巨浪,企業主們可說人心惶惶,但危機中也見轉機,一股資金大挪移的暗潮正悄悄浮現,商用不動產成了避險與佈局的新戰場。
信義全球資產最新出爐的問卷調查顯示,在美國宣布對等關稅後,有高達 45% 的企業預期所屬產業下半年景氣將比上半年衰退,整體氛圍偏向保守,弔詭的是,僅有 8% 的受訪企業表示,儘管市場信心面受到衝擊和產業景氣的變動,會逐步調整他們的購置或處分商用不動產計畫,企業對於自用不動產的需求仍然穩健,實際的投資動能依舊強勁。
但令人跌破眼鏡的是,有 32% 的企業明確表示,將大幅提高商用不動產的配置比重。信義全球資產總經理林三智分析,商用不動產在企業眼中,已成為抵抗市場波動的關鍵資產選項,可望帶動下半年商用不動產交易表現優於上半年,甚至挑戰全年千億元大關。
2025 年上半年的市場交易,上市櫃法人在商用不動產大型交易額達到 530 億元。其中,工業不動產交易尤其突出,上半年總交易額達到 314 億元,刷新了信義全球資產公司有統計以來次高紀錄。若加計土地市場,上半年整體交易金額更高達 1192 億元,其中土地佔了 662 億元,甚至已經超越去年上半年的 628 億元。
冰冷的數字背後,是企業積極盤整資產、調整佈局的明確訊號。信義全球資產顧問發展部經理林建勛指出,目前中央銀行雖持續打房,但主要針對住宅市場,對於產業並未干預,而商用不動產與經濟成長高度連動,只要產業不被打壓,市場就依然有支撐,從交易件數來看,今年第二季上市櫃法人交易商用不動產件數達到 285 件,高於第一季的 246 件及去年同期的 229 件;其中,高達 77% 的交易是「買進」,意味著企業持續設廠、設立辦公室,甚至有部分企業從租賃轉為購買,擴張腳步並未停歇,僅有 23% 為處分,主要來自建商出售新建案或企業釋出閒置資產,以強化本業資金使用效率。
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企業的資產配置和結構調整,必須採取更積極的態度。林三智強調,「資產健檢」已成為企業資產管理的重要趨勢,正如身體健康檢查能幫助人們了解健康狀況並預防疾病一樣,財務健檢也能幫助企業了解財務體質,及早發現問題並進行調整。
面對關稅戰的不確定性,企業活用資產將成為主流。例如,和碩上半年處分新店廠並購入宏達電桃園廠,大宇紡織則透過售後回租模式取得廠房,這些都是企業靈活運用資產,創造穩定現金流的實際案例,這場關稅戰不僅是挑戰,更是企業重新盤點資產、提升財務健康度、強化韌性的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