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商用不動產交易額衝上今年新高 產業自用需求是最大動能

五月商用不動產交易額衝上今年新高 產業自用需求是最大動能

五月商用不動產交易額衝上今年新高 產業自用需求是最大動能

五月商用不動產交易額衝上今年新高  產業自用需求是最大動能

產業自用需求點燃 5 月商用不動產市場,工業地產領軍衝出今年單月新高!


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台北報導


國內商用不動產市場在 5 月展現強勁的投資動能,根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的統計,上市櫃法人購置商用不動產交易額達到 192 億元,不僅寫下今年 1 月至 5 月以來的單月最高紀錄,更是連續 34 個月以來的次高紀錄,顯示市場熱度持續升溫。


其中,工業地產的表現尤其亮眼,五月上市櫃法人共投入 169 億元購置廠房、工業土地等工業不動產,最受矚目的交易案當屬和碩為因應產能擴充、調整佈局及資產活化需求,斥資 56.38 億元取得宏達電桃園廠,同時也以 28 億元處分旗下新店廠。


信義全球資產總經理林三智分析,儘管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帶來國際政經環境的不確定性,但國內科技業的營運強勁以及傳產業的回溫趨勢,持續穩定推升辦公室、廠房、土地等商用產品的需求。長期來看,AI 人工智慧、雲端運算、大數據等新興科技產業的快速成長,預期將繼續帶動廠房和資料中心等工業不動產的需求。


辦公市場方面,五月交易額為 21 億元,其中高達 85% 的交易量集中在台北市,輝達(NVIDIA)宣布將落腳北士科,為北投、士林區的辦公市場增添了不少話題,指標交易案包括兆芃國際投資加碼 6.24 億元購入「遠雄商舟」辦公空間,這並非兆芃國際投資首次進場,去年八月他們就曾斥資 11.28 億元掃入 8 戶,展現對「遠雄商舟」的持續看好。


此外,企業跨區佈局的需求趨勢也日益明顯,例如亞昕投入 3.12 億元購置台中「聯聚中雍」辦公室,作為其中區營運據點,台北辦公室租金持續攀高,第一季平均租金已達每坪 2,672 元,近十年增幅約 28%,信義計畫區頂級辦公大樓租金更是成長約 30%,促使許多企業評估「由租轉買」的策略,以符合長期發展計畫、提升企業形象,並強化公司財務結構以抵禦通膨與金融環境的不確定性。


相較於商辦與工業地產的熱絡,5 月的土地市場購置量顯著降溫,上市櫃法人購置土地交易量僅 30 億元,與今年 1 月至 4 月單月均突破百億元的規模形成對比,主要受到中央銀行打炒房政策等因素的干擾,品牌建商對購置素地的態度轉趨觀望;然而,市區精華地段、產權單純且具備改建效益的老舊商業大樓或透天厝,仍逐漸成為高資產客群與法人機構長期資產配置的鎖定目標。例如,潤泰集團旗下的潤德公司就以 0.97 億元取得中山區一整棟透天,國產署今年首次標售國有土地地上權,台北市中山區長安段三小段住宅區土地,面積達 842 坪,最終由元大人壽以 21.78 億元標下,溢價率高達 95.46%。儘管房市融資動能趨緩,但開發商對住宅市場的長期發展仍保持信心,持續穩健佈局土地。


零售店面市場方面,五月上市櫃法人購置店面交易額為 1.94 億元。路易莎咖啡因應營運需求,斥資 0.8 億元取得「天母羅浮宮」店面,而杏一則投入 1.14 億元購置台南中西區透天店面;對於零售業者而言,購置自用店面有助於規避租金上漲、租約到期搬遷等風險,並能更自由地設計空間以符合品牌形象,長期持有核心商圈店面更具保值及增值效益,有利於企業的永續發展。


2025 年商用不動產市場預期將在「變中求勝」,儘管面臨全球地緣政治緊張、關稅政策變動、通膨壓力、利率走勢及出口力道等五大變數的挑戰,但產業自用剛性需求依然是市場穩定的主要支撐,推動著各類商用不動產的交易與發展。


相關新聞